全臺超晃卻沒國家警報 內行揭真相:僅10秒可判斷

昨天地震全臺搖晃,但沒人收到國家級警報通知,有網友解釋,地震發生時氣象局僅10秒時間預估地震搖晃程度,若預估震度不達4級,就不會發布國家級警報。(圖/劉宗龍攝)

昨(3日)下午5點46分發生規模6.0的有感地震,不少網友好奇震度4級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通知,有網友發文解釋,地震發生時僅10秒時間可以預估地震搖晃程度,若氣象局預估的震度不達4級,就不會發布國家級警報。

昨天下午地震發生後,不少網友都好奇爲什麼這次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紛紛留言表示,「國家級遺棄」、「之前小地震連發14則,這麼大的就半則都不發」、「臺北四級沒收到」。

對此,一名從事地震偵測相關行業的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解釋,地震發生後的3到6秒內,地震儀會將資料傳回氣象局進行規模推估,6到10秒氣象局透過「預估」地震到達都會區的搖晃程度,再決定是否發佈國家級警報。

他說,目前臺灣有600座陸上地震儀,但外海地震儀設置困難,海底地震儀僅10座不到,所以發生在外海的地震很難推估震度,若氣象局預估的震度不達4級,就不會發布國家級警報。

他感嘆,在數據很少的情況下,要迅速判斷是否該發佈地震警報相當困難,不過他認爲,未來地質學家可以朝3個方向努力,包括地質調查,深入瞭解各區域的地質特徵、震度預估公式檢討,定期審視預估公式和實際的差異並調整,以及廣設地震儀。

根據國家級警報「災防告警訊息服務」(PWS),預估地震規模須達5.0以上,且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才符合國家級警報發佈條件。昨晚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也解釋,昨天的地震臺北市顯示震度達4級,但其實只有一小區域達到4級,其他包括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的震度大多爲3級,數值未達發佈標準,因此沒有對民衆發佈國家級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