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參公大集合存續期有變

(原標題:券商資管參公大集合存續期有變)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安信資管、信達證券、申萬宏源資管發佈的公告顯示,其即將到期的參公改造大集合都獲准延長了存續期,但和以往產品統一延期到2024年12月31日的常規做法不同,這3家產品延長的期限都只有6個月。

有券商資管人士指出,券商資管旗下的參公改造產品,如果規模太小,也不會被批准延期,只能選擇清盤。

到期之後是否續申延長?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券商資管參公改造大集合產品延長存續期的時間發生了變化,由此前的存續期至自然年度年底的做法變更爲6個月。

4月30日,安信資管發佈公告,旗下安信資管瑞元添利一年持有期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存續期限由“自資產管理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不得超過3年”延長爲“自資產管理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至2024年11月5日。本集合計劃自2024年11月5日後,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執行”。

相關數據顯示,安信資管瑞元添利一年持有期產品的合同生效日爲2021年5月6日。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該產品的規模約爲5.55億元。

5月6日,信達證券發佈公告,信達豐睿六個月持有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存續期限由“自本集合計劃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不得超過3年”延長爲“自本集合計劃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至2024年11月11日”。而該資產管理計劃合同生效日爲2021年5月12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產品的規模約爲1.24億元。

5月13日,申萬宏源資管發佈公告,申萬宏源靈通快利短期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存續期,也調整爲自本集合計劃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至2024年11月17日。本集合計劃自2024年11月17日後,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執行。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爲2021年5月18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爲8.28億元。

記者發現,在安信資管瑞元添利一年持有期產品之前獲批延長存續期的爲華安證券聚贏一年持有期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根據公告,華安證券聚贏一年持有產品的存續期則是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Wind數據顯示,自2024年初以來,多隻券商資管參公改造大集合產品發佈了延長存續期的公告,其中海通海升六個月持有、招商資管睿豐三個月持有、海通量化價值精選一年持有、中信證券增益十八個月持有等前9只產品的存續期均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券商資管參公大集合產品到期前,將存續期調整至當年年底成爲了行業默認的通行做法。

“照這樣看,可能後面的產品都是按6個月延了吧,不太清楚爲何會有這樣的調整。”上海某券商資管向記者表示。

某中大型券商資管相關人士指出:“這個延長存續期的調整,也意味着有關參公改造大集合延長存續期的尺度正在收緊。”

不過,也有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這個存續期的調整並沒有明文規定,可能最近有所調整。

6個月到期後,上述產品是否還要繼續申請延期,也成爲不少券商資管人士心中的疑惑。

資產規模太小恐難延續

某中型券商資管資深人士則是向記者坦言:“以前部分到期清算的參公大集合產品,很多時候都歸因於很難獲取公募基金牌照,畢竟不是所有的券商資管都能獲得公募牌照。而從今年宣佈清算的產品來看,規模太小的產品也很難獲批延期資格。”

同樣是4月30日,光證資管宣佈,光大陽光生活18個月持有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最後運作日定爲2024年5月5日,並將於2024年5月6日進入清算程序。

Wind數據顯示,光大陽光生活18個月持有期產品,成立於2021年5月6日,前身爲光大陽光新興產業(陽光8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光大陽光生活18個月持有產品的合計規模爲0.53億元。其此前發佈的該集合計劃應分配剩餘財產已不足4000萬元。從2023年該基金披露的季度報告來看,其在去年二、三、四季度末的資產規模都不到5000萬元。

5月9日,平安證券發佈公告,自2024年5月12日起,平安證券安贏添利半年滾動持有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將進入財產清算程序。資料顯示,該產品的合同生效日爲2021年5月12日。該產品在今年一季度末的規模爲0.9026億元。

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共有廣發資管睿利3年定開、中金匯越量化對衝策略3個月定開、太平洋證券六個月滾動持有、天風證券天澤六個月定開、方正證券金港灣六個月持有和光大陽光生活18個月持有共6只產品已完成清算程序,平安證券安贏添利半年滾動持有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則正在清算中。

而上述產品最終被清算的原因則各不相同,廣發資管睿利3年定開是選擇召開了持有人大會,提前終止了產品合同。中金匯越量化則是因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情形,最終無需召開份額持有人大會,直接清盤。其餘的4只基金都是屬於到期清算,在存續期限屆滿且未變更爲公募基金,從而進入清算程序。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22只參公改造的大集合產品資產規模小於5000萬元。

前述中型券商資管人士則是進一步表示,參公改造大集合產品延期的尺度越來越嚴格,產品申請時間,會參考券商資管是否能拿到公募牌照資格和產品改造三年來的運行情況等因素,但最爲關鍵是否能拿到公募牌照。

儘管各家券商資管的情況不同,但接受採訪的多位券商資管人士仍然將權益產品的規模要求視爲申請公募牌照時難以達到的門檻。

翻譯

搜索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