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會精華:MSCI中國A股調整或有穩定的超額收益窗口

財聯社5月16日訊,市場昨日全天震盪走低,三大指數均跌近1%。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8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成交額7611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635億。截至昨日收盤,滬指跌0.82%,深成指跌0.88%,創業板指跌0.9%。

在今天的券商晨會上,華泰證券認爲,MSCI中國A股調整或有穩定的超額收益窗口;中信建投表示,預計新增債的發行會有所提速,月均發行規模或在4600億元水平;中金公司指出,今年美聯儲或只降息一次 時點或在第四季度。

華泰證券:MSCI中國A股調整或有穩定的超額收益窗口

華泰證券指出,MSCI官網公佈其半年度的指數調整結果,其中MSCI中國指數納入8只A股、2只港股,並剔除41只A股、15只港股,本次調整結果將於5月31日收盤後生效。三點提示:1)覆盤2021年以來的13輪調整,MSCI中國A股調整或有穩定的超額收益窗口,且半年度檢討的事件效應更強,而港股因調整幅度較小,規律或相對較弱。2)指數調整生效前後,外資(以被動型外資爲主)流向中國權益市場的規模明顯擴大。3)具體到個股,騰訊控股、五礦資源、海信家電A、康方生物的權重提升幅度居前,再鼎醫藥、建滔集團的權重下降幅度居前,或需留意流動性正/負面影響。

中信建投:預計新增債的發行會有所提速,月均發行規模或在4600億元水平

中信建投分析稱,預計新增債的發行會有所提速,月均發行規模或在4600億元水平。節奏上,今年的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開啓發行的時點適中。歷史上看,地方政府債開啓發行的時點具有較大的變化,對當年的債券供給節奏有較大影響。大部分年份從1月初即開始密集發行地方債,也有年份到3月末纔開始成規模發行。今年發行開啓於1月下旬,至2月形成發行規模,發行時點總體適中。一般債方面,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額度7200億元,至5月13日累計完成約35%,速度略偏慢。按照相同的邏輯,以12個月的平均用時計算,未來月均發行量或在600億元左右。配合專項債的增速,未來地方政府新增債的月均供應規模應在4600億元的水平。結合國債、特別國債、地方債的供給節奏判斷,可以彙總出如下的政府債供給情況參考。如假設特別國債自5月至11月均勻放量、一般國債符合歷史淨融資規律,則二季度內還會有約1.37萬億的政府債淨供給;如假設特別國債和一般國債統籌規劃發行,則二季度政府債還有淨供給約1.35萬億。

中金:今年美聯儲或只降息一次 時點或在第四季度

中金公司指出,美國4月份CPI同比增長3.4%(前值3.5%),核心CPI同比增長3.6%(前值3.8%),兩者均較上月放緩,符合市場預期。從分項看,二手車、傢俱家電等商品價格繼續下跌,服務通脹仍具有粘性。這組通脹數據對市場意義重大,它降低了“二次通脹”擔憂,有助於提升風險偏好,推動美股上漲。但我們認爲,一個月的數據也不會讓美聯儲很快轉向降息,反而是通脹放緩讓金融條件更加寬鬆,未來經濟和通脹彈性增強,“不着陸”的可能性上升,就像過去幾個月發生的那樣。我們重申此前觀點:市場越想降息,金融條件越鬆,最終反而越難以降息,今年美聯儲或只降息一次,時點或在第四季度。美債收益率仍將在高位停留(high for longer),美國股票的吸引力或繼續強於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