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宜居、最無憂無慮都是它! 這城市為何能讓民眾幸福感爆棚?

人文薈萃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不只奪下全球最宜居城市,2023年還再收割最「無憂無慮」的城市。維也納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人文薈萃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奪下全球最宜居城市並不令人意外,更厲害的是,2023年再收割最「無憂無慮」的城市。究竟,維也納有什麼秘密,讓居民衣食無虞、安住美宅,安全與幸福感雙雙爆棚?

走進紅白相間的車廂,從全世界最古老的摩天輪向外望,維也納的城市風光盡收眼底。

隨着車廂緩緩升空,百年曆史的哥德教堂、一排排磚紅屋瓦的洋房逐一顯現,綠地與噴泉點綴,與不遠處波光粼粼的多瑙河,交織出「音樂之都」的唯美印象。

最宜居且無憂無慮的維也納

「不必費盡心思,也可以在維也納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兩年前因換工作,從布拉格搬到維也納的Alzbeta,接受《遠見》採訪時這麼說。便捷的大衆運輸、補助政策、可負擔的房價,讓她直言,在維也納想好好生活「並不難」。

事實上,洋溢人文氣息的維也納,已多次囊括經濟學人智庫(EIU)評選的全球最宜居城市冠軍,2023年依舊蟬聯。不僅如此,《富比世》12月報導指出,英國保險公司William Russell針對全球37國、66個城市,評比生活成本、貧窮人口占比、醫療支出、城市清潔度、自殺率及LGBTQ族羣安全度,維也納抱回最「無憂無慮」城市大獎。

首先,維也納幾乎不存在日均消費低於6.5美元(約新臺幣200元)的貧窮人口。排除房租下,當地每人每月生活成本爲841英鎊(約新臺幣3.2萬),雖較前一年上漲27%,在全球通膨的大環境,與歐美其他城市相比,仍屬可負擔的範圍。

更不用說,維也納的醫療保健制度、城市清潔度,以及LGBTQ族羣安全度,也在城市評比中名列前矛。

租屋族「烏托邦」,薪水翻三倍、房租更便宜?

住在中歐的人文歷史樞紐、最無憂無慮的城市,是什麼感覺?《紐約時報》形容,維也納是租屋族的「烏托邦」。

維也納爲改善寸土寸金,市民蝸居窄小房間的窘境,1919年開始廣設市政住宅」(Gemeindebauten),又稱社會住宅,當前有八成居民入住。分析2021年數據,市政住宅租金與能源支出,平均僅佔稅後收入22%,大幅減輕市民負擔;就算是私人住宅市場,租金加上能源費用的佔比,也僅增加四個百分點。同時期的美國,近半數美國租屋族,相當於2160萬人,租金佔比超過「稅前」收入三成,最繁華的紐約市更高達36%。

若與鄰近的捷克首都布拉格相比,在維也納可謂輕鬆擁有高薪、低房租。注重生活品質與安全的Alzbeta說:「我租的公寓非常漂亮,有着大露臺,」他目前的租金約737歐元,「即便預算砍半,也能租非常好的公寓。」Alzbeta回憶,過往在布拉格的薪水,僅現在的1/3,平均租金、能源價格卻更高昂。事實上,全球資料庫Numbeo的數據也顯示,布拉格平均稅後收入比維也納少40%,但不管租在市中心或郊區,房租都比較貴。

對照布拉格,維也納賺得更多、租金更少

維也納「小而美」,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

房租、生活成本等經濟數字之外,社會的安全氛圍、交通運輸、城市營造,也是營造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此外,維也納得天獨厚的特色,正是歷史悠久且難以量化的藝文價值,「博物館無所不在,只要買大衆交通年票,幾乎每天都可參加由不同的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的免費活動。」

Alzbeta坦言,過往他認爲維也納「只適合養老」,爲工作而搬進這座城市時,並未抱有任何期望,如今卻深深愛上維也納,「當我去其他城市旅行,才明白爲何維也納被選爲最宜居的城市。」她也開心表示,目前已取得申請市政住宅的資格,若幸運抽中房位,房租開銷將可大幅減輕,「身爲在維也納的外國人,我感覺自己被妥善保護了。」雖然落腳這座城市才兩年,Alzbeta卻覺得比在祖國受到更多照顧。

究竟如何營造宜居,甚至是無憂無慮的城市?旅居歐洲五年、波蘭烏茲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邱崇宇接受《遠見》採訪時分析,維也納有其特殊的人文底蘊,與追求文化生活的精神,居民與城市之間的互動,無形中達成和諧愜意的文藝氛圍,打造出「最宜居且最適合移居」的城市。

不過這一切,自然也應建立在完善的社會制度前提,維也納透過較高賦稅與保險制度,致力達成「均富」社會。邱崇宇也指出其他關鍵因素:維也納在中歐個國中,屬「小而美」的城市,「中小型的都市發展,更容易形成人文薈萃和當代藝術的展現,人們也更容易接納不同文化的衝擊。」經濟方面,交通也更省時便捷,相對於大城市易流於冷漠,小城市相對溫馨。

不過,若與追求生活便利性、豐富性的亞洲城市比較,維也納未必符合亞洲的生活習慣與需求。Alzbeta也點出,維也納的生活「有自己的步調」,尤其每週日與國定假日,晚上7點一過,商家關門、活動落幕,整座城市沉靜下來,如同進入休眠模式。

每座城市有着不同樣貌,在維也納,每個轉角都可與藝文、古蹟相遇,宜人的城市風光,再搭配上健全的住宅規劃、親民的基本生活開銷、完善的社福機制,也難怪可以雙雙收割全球最宜居、最無憂無慮的城市。

(本文出自2023.12.3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