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迎特殊開學季 “雲端留學”仍是主流狀態

8月1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海港城,雙胞胎姐妹胡莉葉塔(Julieta)和納塔莉亞·卡斯蒂略(Natalia Castillo)在Normont早教中心洗手。學生們當天與學校董事會成員一起慶祝開學第一天。視覺中心供圖

全球國際學生即將迎來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的第三個新學年。伴隨着歐美等留學熱門地區疫情重新擡頭,如何在特殊背景下安全留學、完成學業,再次成爲校方與家長、老師與學生關注的焦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日採訪多名在不同國家開啓新學期的中國留學生後發現,線下授課的逐步恢復,曾一度讓國際學生們看到重返正常校園生活的希望,但是變異新冠病毒的肆虐爲全球防疫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很多國家的學校已經或計劃叫停線下教學,遠程授課仍是目前的主流教學模式。

中國留學生赴校上課意願比去年強

即將在新學年進入本科二年級的李蔚(化名),曾因擔心遠程線上授課影響學習效果而申請休學一年。新學期臨近,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決定9月從香港中轉飛往英國的學校。但近期英國多個地方因暑期民衆聚集、音樂節狂歡等出現確診病例激增現象,讓李蔚感到有些無奈。按照李蔚所在的倫敦某高校的現有防疫政策,即使他現在去了英國,大概率還是難以完全通過面授形式上課學習。

已經在8月抵美開啓新學期的劉天麒(化名),目前也只能在宿舍接受線上授課。學習與計算機有關專業的他,屬於沒有因“10043號總統令”拒籤且順利買到機票按時赴美報到的幸運兒之一,他身邊有不少同學一次又一次被拒籤仍被迫留在國內。劉天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美國上網課和在國內的體驗有很大不同。在美國,平時可以與同學相約進行小組討論,這比在國內一個人熬夜上網課效果好得多。”

課程設置、留在國外尚待處理的財物和高昂房租、國內落戶政策對海外留學時間的要求……這些都成爲海外學子希望回到留學國家繼續學業的現實理由。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7月27日援引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的統計報告報道說,多達60%的國際學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改變他們到海外上學的安排。一名韓國籍留學生表示,她“不知道新冠肺炎疫情何時才能徹底結束,但出國留學的計劃不能一直停滯”。

線下留學存在更大防疫風險

留學生希望到學校上課,但一些國家的疫情形勢,決定了線下學習仍存在很大的防疫風險。

以美國爲例,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處於新一個高峰期,確診病例和轉重症患者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許多學校出現大規模隔離、大規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現象。據美國《國會山報》8月26日報道,截至當天上午,美國19個州共有至少9萬名學生因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或與陽性者有過密切接觸而被隔離。匹茲堡大學等不少學校宣佈將授課方式轉換成網課,甚至延遲開學。

鑑於美國政界仍無法就是否應該在校園內實施口罩令達成一致,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多所美國高校自行宣佈執行“強制口罩令”,劉天麒所在的學校也在其列。據劉天麒介紹,學校除了強制要求學生佩戴口罩外,還設置了免費進行核酸檢測的場所,要求學生每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合格後才能進入校園圖書館等其他場所。學校採取的一系列防疫措施,讓劉天麒稍感安心。

但是,隨着美國考慮推進第三針新冠疫苗接種,已經在國內接種過兩劑國產疫苗的劉天麒陷入了新的“困境”,海外疫苗頻繁被曝出負面新聞令他十分焦慮。讓許多國際學生焦慮的還有,目前已有美國高校宣佈調整新冠疫苗認可範圍,僅認可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和強生疫苗。曾明確表示“接種當地疫苗的國際生到校後無需重新接種”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現在重新規定:接種了世界衛生組織授權但非FDA批准疫苗的學生需要重新接種。

留學生應採用正確方式化解困難

安全問題還不只是疫情方面。根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留學生安全通報(2021.8.3-8.10)》,電信詐騙、社會治安也是影響留學生安全的主要“事件類型”。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8月7日曾發佈消息,提醒領區內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廣大中國公民警惕各類電信詐騙,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強調中國駐外使領館不會通過電話或電話錄音通知當事人有文件、包裹需要領取,或者涉及國內案件,也不會通過電話向任何人索要個人銀行卡或賬戶信息。

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8月中旬舉辦的一次直播活動上,國家反詐中心警官安無恙建議,留學人員要牢記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即使被騙也不要驚慌,應整理好相關材料及時報案。

疫情背景、線上學習、文化差異、社交障礙……多重壓力下,留學生還要注意妥善處理自己可能出現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多位受訪中國留學生均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到,學校開設了不同形式的心理疏導服務,鼓勵學生儘早以合理方式化解負面情緒。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主任喬志宏建議,學生要敏感地覺察到自己的焦慮情緒,並相應調整狀態。衣食住行方面,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要建立起新環境下的社會支持系統。發現用自己的方式無法解決心理問題時,不要羞於求助,可以尋求專業諮詢,也可以向使領館求助,或尋求國內相關心理輔導機構的在線幫助。

相信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正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攻讀工程學博士學位的朱家樂,研究方向是植被對斜坡加固的影響。他告訴記者,線下實驗室課程在理工科專業學習中非常重要。目前悉尼要求包括教師在內的全體教職員工不得擅自歸校,這很大程度上打亂了朱家樂的研究進程,“日常只能開展一些線上工作,比如建模模擬、寫論文查文獻之類”。這樣的授課方式,對學習、研究的體驗感和參與感造成了很大影響,也讓瞭解和掌握知識的效果大打折扣。爲儘可能減少負面影響,朱家樂與導師保持着“一週一會”的線上交流頻率,隨時更新信息。

朱家樂去年曾參與在中澳兩地之間協調口罩等物資。他感慨地說,雖然疫情背景下留學在外依舊面臨很多困難,但悉尼本地醫療物資情況較去年已有很大改善,當地中國領事館也在時刻關注留學生的情況。同時擔任新南威爾士州中國學聯主席和悉尼大學學聯主席的朱家樂,現在還積極爲受邊境控制政策影響不能返澳的學生搭建線上交流空間,讓有需要的同學儘可能及時得到所需要的幫助。他始終相信,一切都會慢慢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