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潤澤科技董事長周超男:AI治理+智慧陪護體系,破解“一老一小”難題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 雷晨 北京報道

清晨,智能音箱精準報出當天的天氣與路況,開啓活力滿滿的一天;出行時,無人駕駛汽車穿梭在城市街道,大大緩解交通擁堵;工作中,智能辦公軟件高效處理海量文件,提升工作效率。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正向社會各領域滲透,智能科技已全方位融入生活,智能社會的輪廓愈發清晰。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潤澤科技(300442.SZ)董事長周超男圍繞智能社會治理和“一老一小”智慧陪護體系建設提出建言。

推動智能社會治理規劃與專業人才培養

周超男指出,智能社會治理已成爲全球政治、科技、經濟和大國關係的熱點領域,多個國家已將其納入國家戰略。中國在智能技術應用方面擁有廣泛場景和早期實踐經驗,因此需要社會各界秉持科學態度,實施科學舉措,對“智能社會的治理”開展前瞻研究。

爲此,她提出了三項具體建議:

1、建議由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規劃,並列入國家“十五五”議題,由中辦、國辦發佈,爲進一步探索智能社會治理中國道路提供基本遵循。

2、建議教育部設立智能社會治理一級學科及交叉學科,加大對智能社會治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

2、建議發展改革委設立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和研究智能社會面臨的系統性變革。

加快新智人技術應用,構建“一老一小”智慧陪護體系

除了智能社會治理,周超男還提出了加快新智人技術應用,構建“一老一小”智慧陪護體系的建議。

她指出,人形機器人、多模態大模型等第三代新智人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十年將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十年。

然而,新智人在“一老一小”領域的應用仍面臨關鍵技術研發滯後和複合型人才缺口嚴重兩大瓶頸。

爲解決這些問題,她提出了以下建議:

1、構建智慧陪護技術標準體系,建立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2、實施智慧陪伴試點工程,加快複合型人才培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