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建立土壤污染調查名錄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11月21日,封面新聞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的“建設美麗重慶 區縣在行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三場)上獲悉,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對用途變更爲“一住兩公”的地塊,在全國率先建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分類管理名錄。
新聞發佈會現場。
大河溝水庫風貌。 重慶高新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雪雅介紹,近5年,在高新區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174塊建設用地中,農用地、未利用地變更爲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一住兩公”用地佔比超過70%。
“這些地塊土壤污染風險低,但都執行同樣的流程,既降低了政務服務效率,又浪費了大量資金。”羅雪雅表示,高新區探索推動土壤管理的創新改革,既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又大幅減少資金、人力資源的浪費。
首先是創新建立地塊調查名錄制度,精細實施分類管理。重點地塊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開展調查並編制調查報告,由政府開展調查報告評審;一般地塊分重點區域和非重點區域分別採樣監測並編制調查報告,由業主單位自行組織專家評審;其他地塊只需填寫《土壤污染狀況簡易調查表》,不再組織專家評審。
其次是簡化管理流程,精準開展修復治理。對污染情況清晰、關注污染物以風險篩選值作爲修復目標值的地塊,以及僅地下水關注污染物超標,但無飲用水功能、對人體健康也無影響的地塊,不再開展風險評估。
同時,對污染情況清晰、關注污染物含量未超過相應管控值,且污染土壤方量小於1000立方米的地塊,不再編制修復方案和開展修復效果評估,只需針對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自主修複合並編制一本報告即可,也不再納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
此外,重慶高新區加強重點民生項目用地保障,實施分區分期管控修復,未污染的區域明確土壤環境質量和邊界後,可先行開發建設。
改革實施以來,高新區完成了7個地塊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其中重點地塊2個、一般地塊2個、其他地塊3個。
相較改革前,一般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時間、報告編制時間、調查費用分別節約50%、40%、70%以上,其他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時間、調查表編制時間、調查費用分別節約60%、90%、80%以上。改革前地塊調查費用需要近200萬元,改革後只需不到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