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岡機場土壤嚴重污染 疑爲美軍“遺毒”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日本媒體6日報道,位於日本西南部的福岡機場被檢測出土壤中苯和鉛含量超標,污染原因據信與美軍基地舊址所設燃料管道有關。日本政府承擔了處理有害物質的全部費用,引發民衆憤慨。

據《每日新聞》等媒體報道,日本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2015年至2021年就福岡機場新增跑道計劃展開土壤調查,結果顯示38處地點的土壤中苯和鉛含量超標,其中一處地點位於國際航站樓附近。

這項調查顯示,上述受污染地點中,苯含量最高值爲日本國家標準的23倍,鉛含量最高值爲標準的6.2倍,總污染面積爲3706平方米。

福岡機場所在地原爲美軍板付基地,1972年返還給日本。鑑於受污染地點均位於美軍基地舊址鋪設的燃料管道附近,美軍基地被視爲污染源。

按日本媒體說法,雖然日本相關法律有“污染者負擔原則”,但根據《日美地位協定》,美軍向日方返還設施或用地時,沒有義務將其恢復原狀或承擔相關費用。因此,污染處理費用完全由日方承擔。

截至2022年底,日本政府爲處理有害物質支付了11.4億日元(約合5517萬元人民幣)。日本民衆對此表示憤慨,認爲由日方負擔這一費用不合理,應由美方承擔。

近期,駐日美軍基地頻曝環境污染問題。多個美軍基地附近區域水體被檢測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超標,附近居民血檢異常。(張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