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2》,就這樣完了嗎?

如果不出現《狂飆》那種大黑馬,《慶餘年》第二季(以下簡稱慶2)就是今年最火的劇了。騰訊熱度最低那天也有32000+,它的地板就是別人觸碰不到的天花板,市佔率達到了很罕見的50%+。

另一邊廂,《狐妖小紅娘》簡直糊到匪夷所思,一線流量+古偶題材+IP+大特效+大宣傳,竟然掉到了S級,僅險勝全是糊咖的《破繭》,說明大夥連吐槽的慾望都沒有。本來以爲楊冪會在舒適區回一點血,誰知這是撲得最慘的一部,一個月三連撲。

現在回看《狐妖小紅娘》開播時捆綁《慶2》做的“劇王劇後”營銷,好幽默,就像馬斯克加上我就是世界首富了——硬蹭。

01

Anyway,說回《慶2》,雖然數據很好,但是也有不少想吐槽的地方,畢竟對它的期望是不一樣的。

一開始那六七集很水很糟糕,拍得像綜藝似的,插科打諢的廢話太多了,編劇好像有五百個爛梗迫不及待地要和我說。

王啓年的女兒名字叫“霸霸”,到底好笑在哪?男作者好像覺得“孩子對着別人喊爸爸”是一件好笑的事,無語。

前五集圍繞着“範閒假死欺君”這件事在那鬼打牆。所有人,包括老謀深算的陳萍萍,都覺得範閒“假死”可能會被慶帝賜死,一臉深沉地替他謀劃。

拜託,假死是有原因的啊!重點是範閒帶着神廟秘密,他沒死慶帝開心都來不及,到底有什麼好怕的。一幫人在那煞有介事地糾結假死欺君,顯得很硬演,很低智。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很快猜到他是假死,所以假死的意義在哪,本來就只有36集,還要這樣浪費時間。後來範閒爲了圓假死這事聯合北齊大公主的說謊,也是敷衍兒戲到可笑。

第七集,範思轍去北齊避難前的那一大場的父子戲也是尬到雙腳摳出一座京都。範閒一臉感慨地說出“男人長大就在一瞬間”就已經很咯噔了,沒想到範建還重複了一遍......咋滴,編劇對這詞很滿意?

這劇多次煽情刻畫範建的“沉默式父愛”,以及範思轍多麼戰戰兢兢地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拍得很表面又很刻意,很像之前抖音被嘲笑的“中式父子”咯噔文學(指矯情到讓人看了會眉頭緊鎖的文字),感動不了一點,只想發笑。

02

但是,從第8集開始,劇情好起來了,迴歸了主線,搞笑也在合理範圍。撿蔬司事件、賴御史事件、春闈事件、林相罷相,這些事件看得頗爲過癮。

這個IP能吸引那麼多人看,是因爲跟別的架空爽文不一樣。它在大腦洞爽文設定的殼子下,包裹着一些很現實、很社會的問題。

例如,貪腐的利益鏈條(撿蔬司戴公公的謀利手法)、體制考試裡的蘿蔔坑和替考(各勢力往春闈考試塞人)、天龍人犯了大罪僅被輕罰(二皇子貪污走私沒啥事)、站出來指控天龍人的丟了性命(賴御史)、派系鬥爭、在靠山面前努力的作用等於零、草草被當成天災結案的人命官司……等等。因爲內容是偏現實的,所以它比其他那些爽文古偶更有代入感,更能引起觀衆的情感共鳴。

範閒有一個21世紀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靈魂,觀衆能從他的視角感受到一個社會不把人當人,沒有法度,是多麼的恐怖。

範閒也知道自己投胎的這個身份很“開掛”,他利用自己的“開掛”給普通人爭取一點公平,跟雞蛋們站在一起對抗高牆。是啊,如果正義和法度的速度那麼慢,如果現在非要拼“靠山”,就允許那些壞人有靠山?

範閒確實很“開掛”,母親巨牛逼,還有幾個大爹罩着,但這不是槽點,而是整個故事必須的根基。若非如此,這個故事根本就沒法往下發展,即使現在“開掛”了,也是千難萬難。他要對抗的東西太強大了,不但是慶帝,還有整個體系、文化、人心。這個社會並不是靠慶帝一人之力在運行。

總之,這個故事的人文內核是挺難得的,各個大腦洞設定也很吸引人,有別的劇沒有的觀看體驗。

03

但是,第8集之後,劇情好了,又沒好全,春闈之後就越往後越不得勁。由於雜七雜八的原因,作品成色被損害了至少40%,這本該是很好的劇,現在很可惜。

一是,加戲咖太多,混淆主線。

一開始純刷臉的王夫人和王楚然就不說了,畢竟戲份全在前幾集打包送走了。我煩的是二皇子,加戲加得離譜,總是給他單獨場景解說一下範閒做了什麼,動作就是循環的露腳、走來走去、轉圈、邪笑、吃葡萄,像是演員的個人廣告,刪掉毫不影響劇情。

而且二皇子有些戲本該是李小冉飾演的李雲睿的,被嫁接到他的身上。那麼美麗的李小冉,那麼重要的、帶感的角色,戲份少得可憐。

同時我也很煩金晨飾演的新版本葉靈兒。

第一季韓玖諾飾演的葉靈兒,是一個圓圓臉颯爽的紅衣小女俠,是明麗矯健的小武癡,是保護林婉兒的好閨蜜。

第二季換了金晨,瘦成條了,像沒吃飽飯的樣子。我知道她吃飯,也知道她有肌肉,但是外形觀感就是瘦到離譜,不適合這個角色。而且她的臉,塑料感也過於強了,於其說是葉靈兒,不如說是葉僵兒,跟林婉兒對戲把林婉兒的年齡都拉高了。

外貌令人齣戲,演技也沒有補上去,演得既不可愛,又跟林婉兒就不熟。她好像不知道怎麼演,乾脆在演一個“男人”。

原本的小演員韓玖諾,絕對沒有檔期或片酬的問題,100%是被資本無情地踢出去的,據說她甚至不知道第二部開機了。這真是一記非常短視的昏招,因爲換角是對這部劇中心主旨的褻瀆。這部劇的中心一再強調爲螻蟻謀公平,結果觀衆一看金晨就想到劇組欺負小演員。第三季,請《慶餘年》劇組無償歸還我的圓圓臉葉靈兒。

在不必要的人身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對重要人物又寫得很隨便,例如長公主、林婉兒、海棠朵朵。

沒見過像林婉兒這麼少戲和單薄的女主角,一開始範閒“死訊”傳遍京都,竟然沒有一個林婉兒的reaction鏡頭,這絕對是劇作上的失職。範閒林婉兒大婚的重頭戲也草草了事。誰結婚大半夜的冷冷清清行禮啊,還是陰間配樂,拍得像範閒悼念亡妻似的,而且重要的人物都沒來,拍得非常隨便。

雖然原著是男頻文,但是改編想要有格調就該寫好林婉兒,因爲她是範閒在這個封建世界第一次堅定地想好好活一次的錨點,她單薄了,範閒也會被削弱。

現在王倦的改編,很多槽點都源自太“男”了,例如王啓年女兒的霸霸梗,範建的綠帽梗,範思轍父子的“中式父子”煽情戲,林婉兒“自願消失不讓範閒分心”的賢妻發言,等等。

要想打動人,就必須把“男味”收一收,用“人”視角去寫。例如,同樣是寫父愛,林相對心智不全的大寶說:“要記住人是會變的......萬一他們不那麼喜歡你了,你就蜷在那,慢慢的活” 就很動人,因爲這是基於人類共同感情的,不侷限於性別。

第二季的節奏也很有問題。大婚、債券、明家……都是匆匆忙忙走個過場,總覺得有些地方銜接不上或者是突然就發展迅速了,看一件事正起勁兒呢,很快又切到別的線上了。

現在回顧整個第二季,拍的實質內容太少,好歹該把明家的事兒全處理明白了再結局啊,結果就這麼完了?還開超前點映,說給錢看“下江南副本”,說的好像“下江南”在這part完結,結果明家的人只是做了一個性格介紹,就完了......

現在據說是在第三季完結,但是按照第二季的這個進度,第三季如果要完結的話估計得拍六七十集才行吧!因爲有一堆角色需要排隊去死,很多重頭戲都在後面。但是現在劇集廣電規定“原則上不允許超過40集”,還要均一些戲份給加戲咖。

第三季劇本還在寫,還沒開拍,不知道播出是何年何月,編劇說總之不會是五年。但是,我掐指一算,寫完+協調演員檔期+開拍(第二季拍了五個月)+宣傳,兩年算快的了。

而且按照播出平臺每一分錢都要賺的尿性,現在這個IP那麼賺錢,廣告、SVIP、超前點映,全是銀子吶,我擔心它可能不會三季完結,第二季那麼拖拉,前前後後水了那麼多時間,可能就是在抻長度,天知道這個IP還得拖到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