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曾詩琴/拿督公的化身

圖/曾詩琴

父親生前在院子蓋一間馬來土地神「拿督公」的小神龕,斜屋頂的小屋。初一十五奉以蘋果、柳橙等水果祭拜,焚香裊繞。後來發現祭祀水果遭啃咬,家人認爲是常在院子裡流竄的松鼠所爲,改以粗糙外皮的鳳梨祭拜,果然毫無損傷。再後來,仔細觀察,那被誤認爲松鼠的動物原來是「樹鼩」,兩者的差別在於樹鼩的吻部尖又長,尾巴不如松鼠蓬鬆,體型較小。

一日,馬來工作人員到家裡滴白蟻除蟲劑。隨口聊天談到老鼠,對方顯露憎恨的模樣,然而問及樹鼩,卻流露溫柔寬容,表示樹鼩不會吃人類垃圾,主要以昆蟲或水果維生。除了正式馬來俗名,牠還有當地馬來土話的名稱,想必在吉蘭丹馬來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

常見樹鼩在電纜或屋檐或路邊快速爬行,如一串音符,有時流暢有時停頓,細細碎碎譜寫在大地。

某天午後太陽逐漸退到遠處,與媽媽坐在院子里納涼。微風吹涼了汗溼的肌膚,蔚藍天空遼闊,令人放鬆。眼前空地剛剛修剪雜草,似是小小舞臺,淺灰斑鳩在地上啄食,飛走之後,又有三五隻小麻雀飛來,八哥也來湊熱鬧。

更近一點的樹叢突然出現樹鼩暗影,日光如一道聚光燈照在牠身上,使牠純淨如剛出生的小獸。樹鼩先繞到右邊的鐵鑄圍籬,晶亮眼睛一眨也不眨,尾巴不斷撲打在地面,慢慢朝我們爬行。

我們窺視彼此。平時害羞的樹鼩若發現有人,會一溜煙跑掉,但此刻的牠在空氣中試探嗅聞了我們,並且可能覺得安全無害,來到距離只有五十公尺的桑椹樹下。枝枒上結滿黑色、紅色果實,牠倏忽爬到樹幹上,在如此近的距離,我們從容欣賞樹鼩,讚歎牠的美,健康慄紅毛皮,光潔明亮。樹鼩咬了一口桑椹,靜靜伏在樹幹上。鋸齒狀的葉子、寶石般的桑椹、枯黃雜草、長柄菊,跨越時間與空間,融爲充滿生機的一體。我們沉湎在一種靜謐祥和的氣氛裡,彷彿這一切均是樹鼩所賦予,彷彿樹鼩是拿督公的化身,爲大地帶來神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