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企大戰”突然爆發,誰是最大贏家?

文|凱風

“搶人大戰”尚未消停,“搶企大戰”硝煙再起。

長期以來,北上廣深港是各大地市招商引資的主場。然而,今年以來,“反向招商”突然興起。

香港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跑到內地招商。官方更是直言不諱,加力搶企業、搶人才、搶資本。

上海罕見掉頭向西,奔赴千里之外的成都舉辦招商推介會,爲歷史首次;

而大灣區與京滬之間,更是爭相到對方“地盤”來回舉辦招商活動……

這一輪“搶企大戰”,越來越卷,越來越白熱化,凸顯了全面拼經濟的分量,也讓人看到了“爲增長而競爭”的發展勢頭。

拼經濟的核心,毫無疑問在於搶人和搶企業,誰是這場企業爭奪戰的勝出者?

01

衡量一個城市的創業環境和市場競爭力,主要看企業數量及質量。

企業數量的多少,一方面能反映民營企業的繁榮程度。

數據顯示,在一二線城市,90%以上的企業都是民營企業,蘇州達到92%,深圳更是高達97%。

另一方面,企業數量,尤其是企業密度,也折射了一個城市市場活力。

企業越多,企業家越多,每千人擁有的企業數量越多,整個就業市場就越發達,競爭意識也更強,創新活力也就更爲突出。

這是2012年-2022年主要城市企業數量變遷情況:

從總量來看,只有上海、深圳超過200萬戶,北京、廣州都是190多萬戶,多數城市都在100萬戶以下,東北四大中心城市均不到50萬戶。

深圳企業數量之多,接近東北三省的總和,是東北F4(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的1.7倍左右。

但從企業密度來看,深圳躍居首位,上海、廣州、北京、杭州位列前五。

其中,深圳每千人擁有的企業數達到139.2戶,平均每7個人就有一家公司,可以說遍地都是企業,市場活力可見一斑。

02

從10年大週期來看,誰是企業增長最快的城市?

先看全國,過去10年,全國企業總量從1366.6萬家增加到5282.6萬戶,平均增幅爲286%,而部分城市未達到這一水平。

深圳、廣州、成都、長沙、鄭州等地遙遙領先。

深圳從48萬家增加到246萬家,廣州從32萬家增加到190萬家,成都從27.3萬家增加到147萬家,長沙從11萬家增加到58萬家,鄭州從13.4萬家增加到80萬家左右……這些城市增幅都在4倍以上。

與之對比,哈爾濱、大連、瀋陽等地企業數量僅增長1倍多,遠遠跑輸全國。

哈爾濱從13.6萬家增加到29.8萬家,大連從12.8萬家到35.1萬家,瀋陽從12.8萬家到35.5萬家。

深圳成都廣州企業爲何增長這麼猛?東北城市發展沒能跑贏大盤?

一個原因是,營商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

近年來,各地爲了爭搶企業,紛紛對標國際,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設,也帶動了企業向不同城市的分流。

自2012年起,隨着簡政放權推進,各大城市開啓商事制度改革,在“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助力之下,逐步實現一網通辦,企業登記迎來井噴期,數字經濟發達的城市自然先行一步。

同時,隨着地方政府競爭步入深水區,以營商環境、法治政府爲主的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差別日益凸顯,“搶企大戰”的結果自然大相徑庭。

03

產業結構的變遷,帶來企業競爭的分野,誰能率先佈局新興產業,就能保持競爭優勢。

過去10年,以互聯網、電子製造業、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崛起,大量新企業應運而生;

而一衆以能源、化工、紡織服裝爲代表的傳統產業遭遇激烈的市場競爭,部分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優勝劣汰本是市場常態,只要有新鮮血液補充,就不值得擔憂。

要知道,即使競爭力強大如深圳,2022年也有10多萬多家企業“消失”,或是主動註銷或是被吊銷,但新增企業則多達27萬家,企業規模依舊能保持高速增長。

如今,深圳企業500強,多數都是在本土從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絕大多數都屬於新興產業,7成左右是民營企業,經受住了市場競爭的考驗。

2023年深圳企業500強TOP20

可見,新生血液的補充速度,能否趕上市場競爭的烈度,這也決定了未來各大城市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