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界瘋碳匯 搶當農林地主

對此,華紙獨董、中興大學教授柳婉鬱表示,自然碳匯有綠碳(森林碳匯)、黃碳(土壤碳匯)、藍碳(海洋碳匯)等,但能否搖身一變爲碳權,則要符合規定纔可。目前森林碳匯是自然碳匯中計算方式成熟的項目,而農作物存續時間短(森林較長),所以農業碳權多爲土壤碳匯轉碳權。

以臺灣來說,目前本土自然碳匯方法,只有一個方法學「造林抵換專案」(後續改爲自願性減量專案)符合相關規定纔可以,需要新植造林、造林前非森林地貌等等。至於森林經營管理、竹林經營、土壤碳匯、海洋碳匯等方法學,都在陸續研發中。

歐盟10月即將實施進口碳稅,柳婉鬱強調,碳稅、碳交易都是碳定價的方式,世界多數先進國家都有碳定價,鼓勵減碳因而取得碳權,多餘的碳權可以拿到碳交易平臺賺錢。

臺灣碳權交易即將上路,但目前有兩個不足,一是方法學不足:過去碳權申請大多爲能源或工業項目,自然項目很少,如今企業開始重視自然爲本的解方(nature based solutions),未來相關單位會推出更多自然碳匯的方法學,滿足企業不同需求,也希望企業減碳資金留臺灣。

再者,第三方認證機構不足:抵換市場需求大,但目前認證機構家數過少,現在預約,要排到年底甚至明年中。很多查驗機構稱,碳盤查案子接不完,不願意再接抵換專案。抵換缺乏農業與林業,目前預計農科院可能加入,且聽說還要一、兩年。建議未來應鼓勵學術機構(尤其農林背景)加入專業的查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