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現“蛀蟲”怎麼辦?廣州檢察機關開出“藥方”護企安商

新華社廣州5月9日電 題:企業出現“蛀蟲”怎麼辦?廣州檢察機關開出“藥方”護企安商  新華社記者楊淑馨、劉碩  隨商品附送一些贈品給消費者,本是企業促銷的慣常方式。然而,一家企業內部的“蛀蟲”卻打起了贈品的主意。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企業內部人員職務侵佔犯罪案件時發現,某大型企業的多名員工竟然內外串通,合謀侵佔大量贈品銷售獲利,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企業遭受嚴重損失。  如何把“蛀蟲”揪出來、治徹底?黃埔檢察機關了解到企業面臨的情況後,綜合運用提前介入、引導企業內部調查等方式,在辦案過程中深挖徹查有關線索,並建立大數據模型,通過數據“碰撞”發現了一些隱蔽較深的線索,目前該企業已有30多名涉案人員到案,挽回經濟損失4900多萬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負責人說,辦理具體案件的同時,檢察機關還針對一些共性問題對有關企業進行調研走訪,通過開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促進企業提高防範意識。  在民營企業較多的廣州,檢察機關針對企業內部腐敗等問題精準“開方”,促進合規健康發展,建立長效、常態的“護企”機制,已經成爲檢企之間的一種默契。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學東告訴記者,近年來廣州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犯企業權益的各類犯罪懲治力度的同時,還積極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涉案企業合規等“護企”政策措施全方位發力,加強對涉企刑事案件相關訴訟活動和強制措施的監督,開展民營企業司法保護專項行動,建立健全涉企控告申訴案件辦理“綠色通道”。  “檢察機關不僅積極幫助我們解決涉法涉訴的問題,還搭建渠道常態化傾聽我們的訴求,送法上門,幫助我們梳理漏洞隱患,讓我們樹立起依法合規發展的意識,降低發展風險,推動企業在正確的軌道上健康成長。”廣州一名企業負責人說。  幫助企業抵禦風險隱患的同時,如何推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也是廣州檢察機關一直思考並着力推動的問題。  在辦理廣州某企業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過程中,檢察機關依法啓動企業合規程序,積極監督企業進行合規整改並通過了第三方監督評估組織的合規考察,助力“改過自新”的企業持續合規經營。  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廣州檢察機關累計辦理合規案件80件,已啓動合規整改的企業均未因涉案而破產倒閉,部分企業完成合規整改優化內部管理後實現了業績上漲。  據瞭解,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年2月部署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以來,廣州檢察機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措施,構建完善“檢察護企”長效工作機制。  “我們一直在不斷創新豐富檢察舉措,推動檢察履職辦案向服務企業聚力用勁,助力廣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李學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