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謝文定掃除司法沉痾

近日媒體或民間司改社團各執理由向蔡總統建請撤回提名人選。筆者細繹其言頗有驚詫。未來謝、林二人是以司法首長身分去整合司改議題暨導引司改工作的進行而已,至於司改議題則仍應該廣徵各界菁英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共同設定之。因此,民間撤回提名之議,實已侵害總統提名權。

筆者與謝文定同於60年代分別執業律師及出任司法官;林錦芳則是筆者臺大法律系學妹。筆者認爲,謝、林二人的司法品德並無虧缺,若以司法資望來論,謝、林二人目前各居檢察體系與審判體系最高職位,據此評鑑,謝林、二人足堪擔當司法改革重任。

謝、林二人都是來自鄉下農家,稟性純樸;又因置身司法職位而不涉政黨色彩,都非常符合憲法第80條賦予司法官應該「超出黨派以外,依法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的法律人性格。這一點也應該可以破除民間對於司法服務政治的疑慮。

「司改」既被描述成爲一種工程,其意即指司改工作應該如同科技工程一般,必須精準地設定議題暨精確地落實執行。司法首長在整個司改工程中究竟是扮演什麼角色呢?司改議題原本即應廣徵社會意見而設定;反之,司改工作要如何真正落實執行,纔是未來司改工程成敗的關鍵。

歷來羈絆司改無成的沉痾,在於人性的貪婪;其所顯現的樣貌則有兩種:一是憲法賦予司法官的「獨立審判權」,反而成爲阻擾各級司法首長無法貫徹改革工作的盲點所在;二是金錢賄賂法官所形成的妨害司法公正,更是無可救藥的司法之癌。

更露骨地說,司法界關說行賄的最好門徑就是「司法同僚」,退職法官執業律師者,更是毫不遮掩地賴此維生。試問:這種司法界自然形成的食物鏈,歷來有哪位司法首長能夠撼動?

蔡英文總統向全民喊出:「10月啓動司改工程」,或因此項工作日程的設定而引發司法院前任正副院長的提早請辭。另因蔡總統自始設定要由司法院帶動司改工作,遂提名謝、林兩位資深的檢審首長,出任艱鉅。執此言之,蔡總統的司改佈局,國人實在不應該再加以譏議。

韓愈〈藍關送姪詩〉有云:「本爲聖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詩句的前一句可以拿來抒寫司法院正副院長未來肩負司改重任的胸中塊壘,謝林二人策馬叢林,能夠揮動司法的行政權力破除司法界經年積累形成的「秦嶺雲」與「藍關雪」嗎?且拭目以待。(作者爲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