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美國大圍剿 陸學者籲要做好供應鏈遭切斷預案

今年5月舉行的第19屆中國一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聯絡官會議。(摘自中新社)

面對美國對中國展開「大圍剿」,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燕玲呼籲,中國除了繼續做好國際社會關係,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供應鏈遭切斷的預案,不能喊危機而不行動,要做好風險防範的工作

張燕玲近日在人大重陽研究院舉辦得一場中美論壇上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大圍剿使原有的國際規則慣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很多優勢的定論,將要或正在發生着改變,如世界最大製造業國、最大貿易國,120多個國家地區的第一大交易夥伴,70多個國家地區的第二大交易夥伴。「認清這一改變是突破圍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面對美國步步進逼,她認爲,一方面處理好中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被美國拉入反中網絡的國家並不一定贊成美國的主張,更不一定反對中國。從政府官方、行業、企業、個人所有層面,都要做正面工作。這方面涉外企業能做很多事。

張燕玲還強調,另一方面做足脫鉤、切斷供應鏈的預案。不能只看着、喊着危機而不做行動。舉個例子,假如部分供應鏈被切斷,採購的管道能否改變?美國供應鏈能夠改,中國理應也能修改。

此外,張燕玲說,認爲必須要自己研發的(關鍵技術),早點動手。人才、立項、資金,看準了就要只爭朝夕。更重要的是各行各業都做好風險評估、做好風險防範工作。

她也直言,如海外一帶一路專案,評估一下有無風險敞口,對應收帳款,應收未收進行檢查,回款的方式有無風險?相關款項是否做了利率掉期,匯率掉期控制風險?有一些軟貨幣(外匯市場上匯價不穩並且看跌的貨幣),回款時間較長,可否改用其他支付方式,儘早把錢收回來。

談及中國與東協合作前景,張燕玲認爲,中國與東協比鄰而居,有合作的區位優勢;中國與東協有自由貿易協定下的FDI(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制度安排,而過去30年雙方有一系列諸如雅萬高鐵、中寮鐵路等基建設施,中國與東協更是互爲最大的交易夥伴。「這就是中國的優勢,足以打破美國的中國威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