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民企發展「隱性壁壘」 中共黨報:從人心、觀念改變

中共《學習時報》18日在頭版刊文表示,爲什麼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長期破而不除,根本問題還是在人的心裡、頭腦裡、觀念裡。(摘自中新社)

爲拉擡民營企業信心,大陸制訂與發佈一系列政策與規定,中共《學習時報》18日在頭版刊文表示,爲什麼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長期破而不除,根本問題還是在人的心裡、頭腦裡、觀念裡。

報導指出,這些年,在談到民營企業時,經常用到隱性壁壘。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消除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隱性壁壘。2018年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此外,今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指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破除影響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法律法規障礙和隱性壁壘,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幫助企業恢復元氣。

報導稱,究竟什麼是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待遇平等「四個平等」沒有做到,是也;玻璃門、旋轉門、捲簾門三門未拆,是也;政商關係「親而不清」、「清而不親」兩單不明,是也;市場準入方面審而不批、許而不可等變相門檻等等。

文章說,看不見、說得清的壁壘雖不易破,但是畢竟還有靶子,畢竟還有可以着力的地方。而看不見又說不出來的壁壘破起來就更難了。這樣的壁壘在哪裡呢?在人的心裡,在內心深處。

文章舉例,最近與一位金融界的朋友交流,更加確定有這樣一種比「隱性壁壘」還「隱形」的壁壘存在。

他的意思是這樣的:兩個經營主體來貸款,條件都是一樣的,但是一個叫國有企業,一個叫民營企業,從內心講,他更願意貸給國有企業,而內心的天秤一傾斜,他就會羅列出很多貸給國企而不貸給民企的理由,儘管他完全認可國家發展民營企業的大政方針,理解促進和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法律等等。但是,還是聽從了內心的安排。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呢?從根本上說,還是自保。這位朋友問我: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這就是個問題。其實,這樣的心理,不光是銀行貸款的人有,相關部門也有。爲什麼會有隱性壁壘?爲什麼隱性壁壘長期破而不除?根本問題還是在人的心裡、頭腦裡、觀念裡。而這,纔是阻礙民營企業發展隱藏得更深的隱性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