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年平均濃度12.5效益最大 環境部:標準值將加嚴

爲了解空氣品質和健康的影響,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環境部自2015年執行爲期8年計劃,今天分享多項研究成果。(王家瑜攝)

空氣品質對健康的影響是全球關注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環境部2015年起執行2期共8年的研究計劃,不僅建立了專屬臺灣的空氣品質健康指標,更分析出若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12.5,減量成本和健康成本可達到最大效益。環境部也依據這項實證研究結果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 μg/m3加嚴爲12 μg/m3。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說明,近十年空氣污染有逐漸改善,逐步降低對國人的健康衝擊。從2007年到2017年,PM2.5濃度從31.7降到21.47 μg/m3,降幅約1成;全臺各縣市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疾病死亡比率也下降,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

國衛院研究也發現,糖尿病患者長期暴露於較高濃度的PM2.5,會降低腎臟過濾功能,且過去本土研究發現,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視網膜病變、蛋白尿風險,因此建議將糖尿病患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羣。

另外,國衛院透過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結合健保資料庫、美兆健康資料及內政部死亡統計資料等本土數據,以2006至2014年國內72鄉鎮6大污染物每日平均濃度,與65歲以上長者每日自然死亡數據,建立了專屬臺灣的空氣品質指標(AQHI)。陳裕政說,AQHI較現行的空氣品質指標(AQI)更能反映空氣污染物對健康的風險。

國衛院提出的實證成果,也作爲政策修正和擬定的重要參考。陳裕政指出,在權衡健康成本和減量成本之下,PM2.5濃度調降到年平均12.5 μg/m3時,將具有最大效益。若進一步調降到12.1 μg/m3時,將可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目標三的green程度。

環境部今年4月29日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 μg/m3加嚴爲12 μg/m3,並同步下修O3、NO2、SO2及CO標準。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根穆表示,美國花了15年從15 μg/m3加嚴到12 μg/m3,我們則是花了12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相當於從第3期(15 μg/m3)邁向第4期(10 μ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