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置於高溫環境 消基會:恐溶出塑化劑
每年夏季均溫屢創新高,消基會測試在高溫車廂內擺放市售瓶裝水,檢查是否會釋出塑化劑、鉛含量等物質,結果都符合國內標準,鉛含量均合格;但消基會指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檢驗方法受限於食藥署定量極限0.05ppm,無法判定是否高於美國環保署或世界衛生組織的限量標準。
消基會選定市售20件瓶裝水檢查,其中17件產地爲臺灣、3件爲進口,針對鉛含量、鄰苯二甲酸酯類進行溶出測試,結果20件樣品連續7天置於攝氏28度至50度車內環境,檢驗結果鉛含量均低於0.005ppm,符合食藥署「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0.05ppm及「飲用水水質標準」0.01ppm。
消基會也針對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EHP)等9項鄰苯二甲酸酯類進行溶出檢測,但由於食藥署「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並未訂定DEHP的限量標準,因此消基會參考美國環保署及世界衛生組織的限量標準0.006及0.008ppm。
消基會指出,由於檢驗方法受限於食藥署定量極限0.05ppm,無法進一步測得更低數據,無法判定是否合格;此外,業者製造PET瓶時,常使用三氧化二銻作爲催化劑,恐導致殘留銻溶出,我國訂定上限爲10ppb,但這次未針對銻檢驗。
消基會說,鄰苯二甲酸酯類具有環境賀爾蒙特性,會干擾內分泌機制;鉛則會引起貧血,甚至導致孩童智力發展緩遲及腦神經病變等;而銻則被視爲重要的污染物,若長期經由飲用水進到人體累積,恐造成傷害,政府應通盤檢討檢驗標準的一致性,與國際標準接軌,例如飲用水中的DEHP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