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居然會「過期」? 食藥署解析「生產4步驟」
▲瓶裝水也有保存期限,千萬不要放到壞掉。(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臺灣中油「健康元素水」6月爆出原料「礦物質微量濃縮液」過期,2749箱遭下架銷燬,讓許多網友驚呼,「原來水也會過期!」對此,食藥署表示,瓶裝水製造過程主要有4步驟,對重金屬與溴酸鹽也有所管制,因此纔會在瓶上印出保存期限,民衆拿到瓶裝水應儘快喝掉,「趁新鮮喝,最對味。」
食藥署表示,市面上用水大致分成礦泉水和包裝飲用水兩大類,爆出原料過期的「健康元素水」屬於包裝飲用水,製造過程大致可分爲「過濾→消毒→添加→裝瓶」四步驟。
1.過濾:
過濾可以使用物理方式(如:沉澱過濾、活性碳過濾、薄膜過濾、蒸餾等)或化學方式(如:離子交換樹脂等)去除水中雜質,也可透過如膜過濾中的奈米過濾(nanofiltration, NF)及逆滲透(Reverse osmosis, RO)除菌,因爲薄膜的孔隙很小,小到只能使水分子通過,因此額外具有除菌功效。
▲瓶裝水居然會「過期」?食藥署解析「生產4步驟」。(圖/食藥好文網提供)
2.消毒殺菌:
消毒殺菌則多半採用紫外線、臭氧、加氯等方式殺菌處理,以符合衛生標準中微生物的限量。依據食藥署「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規定,大腸桿菌羣、糞便性鏈球菌、綠膿桿菌均必須爲陰性,不得檢出。
3.添加:
包裝飲用水製造過程中,可以因爲不同的需求,像是氣泡水、加氧水或是礦物水等等,或是維持產品水質的一致性,可以適量添加二氧化碳、氧氣或是微量的礦物質,此次瓶裝水就是因爲其原料「礦物質濃縮液」逾期,所以才引起軒然大波。
▲瓶裝水生產時須符合「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4.裝瓶:
經過過濾、消毒、添加後的成品水即裝瓶,透過運銷管道,送到消費者手上。
食藥署提到,雖然CNS國家標準規定並未規定包裝水水質來源,但業者生產時須符合「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不只微生物不得檢出,砷、鉛、鋅、銅、汞、鎘等重金屬與溴酸鹽都有管制的上限,爲了符合規定,業者自然會在瓶身上印上保存期限,消費者拿到後也要儘快飲用,纔不會把過期水品喝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