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誕生逾8百戶企業 持續打造北京服務品牌

今年以來北京平均每天誕生800餘戶企業。(翻攝自央視新聞)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市市場監管局10日表示,在最新公佈的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評價中,北京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北京經營主體存量已突破210萬戶,實有科技型企業佔比近四成全國領先。今年1月以來,平均每天有800餘戶企業誕生,北京不斷從經營主體需求出發,讓更多經營主體在首都「生得下」「長得大」「活得好」。

從經營主體需求出發,打造「北京服務」品牌。

市場經營主體是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它的質與量,對於推動經濟增長、技術進步、促進就業都有着重要意義。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今年以來,該局堅持從經營主體需求出發,持續打造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念東表示,北京持續深化全生命週期便利化改革。加大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投」的應用,使其成爲企業辦理涉企電子政務中的全場景通行證。舉個例子,企業在參加政府採購招投標時,用一個電子營業執照就能實現「網上辦、跨省通、零成本」,今年前2個月電子營業執照調用量超1千萬次,極大地便利了企業,累計應用量1.5億次穩居全國首位。同時,作爲全國首個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登記試點,北京以「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爲目標,從「規範統一、改革創新、信用賦能、風險防控」四個維度深化改革,進一步優化涉企服務,降低辦事成本,讓經營主體辦事既方便又安全、既高效又規範。

他稱,北京持續營造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持續規範市場中的不當競爭和干預行爲,大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去年推動退還各類不合理費用6.23億元(人民幣,下同),幫助經營主體減輕經營壓力。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積極探索柔性執法,完善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慎罰的機制,讓經營主體在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中安心健康地發展。

無事不擾、無處不在,企業信用賦能增效。

「規範行政檢查行爲,減少不必要的打擾,一直是經營主體的期盼。」高念東表示,該局牽頭統籌全市的綜合監管,始終堅持從經營主體視角出發,目標就是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在依法履行政府監管職能的同時,大幅減少監管對經營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打擾,實現監管「高效」而企業「無感」。

不同於以往「巡街式」、「拉網式」的現場檢查方式,北京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改革,主要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篩查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科技賦能提升監管效能。今年以來,北京全面啓動非現場監管,目前已經實現了行業領域全覆蓋,計劃到2026年底實現非現場檢查量佔比超過60%,到2027年底超過80%。舉個例子,北京實施「陽光餐飲」工程,監管人員通過視頻實時對餐廳後廚中食物製作的全過程進行監測,不用去現場就能完成檢查。通過科技手段,每日24小時不間斷實現全覆蓋監管,及時有效發現風險隱患,實現監管「無處不在」。

企業信用賦能增效實現「無事不擾」。針對風險低、信用好的優質經營主體,制定行業領域白名單。凡是納入白名單的經營主體,原則上不主動上門開展現場檢查,今年以來,首批150家經營主體納入試點。

推動廣告業「開門紅」,今年以來多家龍頭企業落戶。

北京是全國最大的廣告市場,2023年廣告業營收總額3024億元,一直保持全國第一,全國龍頭廣告企業裡近三分之一落戶北京。

爲了提振廣告企業的發展信心和預期,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聯合10部門推出「廣告業十條」,從解決企業融資貸款難、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建設廣告產業園區及地方政府資金扶持等方面,有力促進全市廣告業收入增長。今年3月,北京市廣告業納統企業已從1077戶增至1206戶,增長11.9%,這爲首都廣告業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以來,北京從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加快數位廣告產業園區建設。在目前一個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基礎上,推動有條件的地區積極建設數位廣告產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從用地、資金、項目等方面向廣告業傾斜,通過提供「管家式」服務,對頭部廣告企業「一對一」幫助解決發展需求和困難;二是大力促進數位廣告業發展。北京加快推出促進數位廣告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更好促進廣告業數位化轉型發展;三是高頻推動頭部企業多做貢獻。對排名前20的企業一企一策逐個服務、解決問題,同時今年多方做工作,推動廣告企業迴流北京。大力推動放開和規範重點領域廣告發布,推動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出資金扶持措施,讓政策惠及企業。今年1月至2月,一些廣告業龍頭企業選擇落戶北京,廣告企業增勢良好,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在全大陸率先啓動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

醫藥健康產業是北京市「十四五」兩個萬億級產業之一,北京聚焦服務擴大醫藥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創新藥械的上市速度,爲更多病患帶來福音。目前已推動3個創新藥、14個創新醫療器械、12個人工智能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全國第一,推動169個創新藥獲批臨牀。

今年以來,北京積極爭取並參與兩項大陸國家試點。一是優化藥品補充申請審評審批程序改革試點,大幅壓縮覈查和檢驗的技術審評用時,和持有人的申請獲批時間,從200個工作日降至60個工作日。二是加快藥物臨牀試驗申請審評試點,大幅縮短臨牀試驗獲批時間,提升臨牀試驗啓動效率和藥物研發速度,這兩項改革有力助推創新產品提前上市和加快臨牀應用,努力讓患者用上療效更好的藥。

隨着民衆特別是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美麗經濟」這個新型消費產業獲得更多關注。高念東表示,「美麗經濟」就是化妝品產業轉型升級,北京在全國率先啓動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同仁堂麥爾海、美圖茉顏、北京蔻賽3家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技術提升,培育增長新動能,有力提升並促進了消費。

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北京標準」。

質量和標準作爲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技術支撐,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面。高念東表示,北京在質量強國建設上始終爭當首善之區,在國家質量工作考覈中一直是A級,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消費品質量合格率分別達到96.87%和96.68%,均居全國首位。今年以來,該局圍繞質量強基、強鏈、強區建設,從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兩個方面下功夫推動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北京將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北京標準」。北京市的地方標準已突破2100項,今年計劃發佈地方標準160項,高水平辦好第二屆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籌建量子信息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開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加快建設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重點領域,着力構建與產業鏈相適配的標準體系,以提高技術、能耗等標準爲牽引,推動商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爲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擴大內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