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串燒王「焦糖楓」如何賣破億?創業12年稱霸內幕曝光

(圖/今週刊提供)

從通化夜市的小攤販起家,如今是年營收破億元的連鎖平價串燒龍頭,焦糖楓執行長陳妍霖是如何優化食材處理時間,翻轉辛苦又費時的串燒生意?

一串串肉串從自動串料機中掉出,被穿着防塵衣的品管人員仔細檢查,另一頭的蒸烤箱,同時也準備預熱雞腿肉。這裡是全臺規模最大連鎖平價串燒品牌「焦糖楓」,投資千萬元、在臺北內湖所打造的中央工廠,全臺約20家門市的食材,都由這裡出貨。

很難想像,目前年營收超過1億元的焦糖楓,2011年創立時,還只是一臺擺在臺北通化夜市裡,名不見經傳、每月獲利約兩萬元的小攤車。「4個朋友合夥,一個人一個月分不到5千元,比當上班族薪水還低。」回憶起創業過程,現年42歲的焦糖楓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妍霖,接受《今週刊》專訪時,臉上難掩苦笑。

是什麼原因,讓她一步步成爲臺灣連鎖平價串燒的龍頭?

「平價串燒曾一度快消失在臺北街頭,而焦糖楓正好在這時候出現,滿足市場需求。」與全臺八成百貨、連鎖餐飲業者合作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一語道破焦糖楓的成功關鍵。

他指出,與炸物相比,串燒的食材需要更多的前置作業時間,因此少有業者願意投入,而焦糖楓不只把握這個市場空缺,更進一步成立中央廚房,幫加盟主省下備料的人力、時間成本,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外帶消夜市場」中,走出一片天。

獨門調味 用差異化搶客

時間回到2010年,當時,在中國從事房地產業務的陳妍霖,決定辭掉工作,回臺創業。評估創業標的時,她發現,早餐店、飲料店需要在前期投資較高金額,而夜市炭烤攤車的成本,卻只要5、6萬元,失敗風險相對較低。

再加上陳妍霖的親戚是調味粉生產商,這讓她思考,若用獨門的調味粉,把平價燒烤做得更精緻,就有機會在市場中做出差異化。

2011年,她與朋友合資,在臺北通化夜市開啓平價串燒的事業,儘管賣價還是比傳統的10元串燒貴了3到5元,但由於口味獨特、食材新鮮,因此很快就做出好口碑,品項從15種一路增加到40多種,甚至開業不到3個月,就有人主動上門談品牌加盟,自2014年起開始獲利。

「本來以爲這是好的開始,想不到卻很難管控加盟主。」陳妍霖不諱言,開放加盟後,她陸續發現有部分加盟主不遵照標準作業流程,甚至有人還因爲省電不開冰箱,影響食材新鮮度,嚴重衝擊品牌形象。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