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竟然有這麼多種類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畫家仇英 《臨宋人畫十五開冊》中的《羲之寫照》

唐太宗李世民剛上位的時候,深刻吸取了隋煬帝亡國的教訓,積極聽取羣臣意見,勵精圖治,爲“貞觀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隨着政權的鞏固,李世民逐漸陷入了奢靡生活的誘惑之中。

這時候,幸虧魏徵人間清醒,在貞觀十三年寫下了一份流傳千古的奏章《十漸不克終疏》。在這個奏章裡,魏徵列舉了太宗執政以來的十個變化,警醒他要居安思危,堅持厲行節約的政策。唐太宗看了之後,一是感動,二是羞愧,於是就把這份奏章的內容寫在了自己室內的屏風上,“朝夕瞻仰”,以此來提醒和告誡自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戒奢屏”。

根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先秦或西周時期,一種類似屏風的傢俱就已經出現在帝王的朝堂之中。(《逸周書》中記載:“天子之位負斧扆(yǐ)南面。”)只不過那時候還不叫屏風,而是叫“斧扆yǐ”,或者是“斧鉞”,對,你沒聽錯,就是“斧鉞鉤叉”的“斧鉞”。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懂了,這個“鉞”,是用來彰顯皇權威嚴的東西,怎麼個用法呢?三部曲:先裝好一個木框,接着,在木框上裱上絳色的布帛,然後再畫上象徵皇權威嚴的鉞。

隨着朝代的變更,皇帝龍椅後面的屏風也不斷變換花樣,不過有一點卻始終沒變,那就是兩個字:奢華,畢竟是皇上用來耍威風的東西,不僅要蒐羅天下的能工巧匠來製作,而且真的要耗費舉國之力。對此,西漢散文家桓寬在《鹽鐵論》裡大加批判,說“做一個漆器的杯子要用數百個人力,做一件屏風要花數萬的人力,簡直是禍國殃民。”(“一杯椿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其危害亦多矣”。)

不過,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原本皇權專屬的“斧鉞”屏風逐漸進入了民間。到了漢代,有錢有勢的人家都開始擺放屏風,成爲當時的一種時尚。

這時候的屏風,大多用的是木板,上漆,再做上彩繪。紙張發明以後,就開始用紙糊,上面再畫上仙人異獸之類的圖像。

後來,屏風持續變化,每個時代的構造、題材、材料和工藝都有時代的特色,下面我們就從構造方面來講講座屏、折屏、掛屏和桌屏四類。

所謂座屏,一般擺在室內最主要的位置,下面是底座,根據屏風和底座連接的方式,又可以分成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不可拆卸的叫“連座式座屏”,可拆卸的叫“插屏式座屏”。

折屏又叫曲屏,也有地方把它叫圍屏。就是一種能摺疊的屏風,跟座屏不一樣的是,折屏的數量大多數是偶數,四、六、八都有。目前發現的傳世實物珍品中最多的有十二屏,比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人物十二屏風》。

掛屏出現在明朝末期,基本都是成雙形式出現,多數是二、四、六掛。跟其他屏風種類不同的是,掛屏沒啥功能性,純粹就是一件裝飾傢俱。

最後一類是桌屏,古人研墨,寫字作畫,爲了防止研好的墨被風吹乾,就會在桌上放一塊小屏,這就是桌屏,也叫研屏。後來,筆墨用得越來越少,桌屏起初的功能性也逐漸失去了意義,而變成了觀賞性的藝術品。

總的來說,屏風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實用爲主,裝飾爲輔。而到了明清兩代,不僅是實用傢俱,更是室內不可缺少的裝飾品。文並供圖/楊學濤(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