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我國退市制度改革進入深水區 關注頭部企業及優質成長企業

智通財經APP獲悉,平安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當前我國退市制度改革正在進入實踐層面的深水區。2024年在新“國九條”政策框架下,證監會發布《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從業績、分紅、公司治理、交易指標等多個維度嚴格退市標準。資本市場改革重要性進一步擡升,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上市公司監管和退市制度。平安證券認爲,政策端有望進一步加碼中小投資者保護及吸收合併,投資端關注頭部企業及優質成長企業。

韓國製度:2009年退市制度從嚴後2年內退市率明顯提升,退市原因多爲貪污失信的公司經營問題以及相關審計意見不足問題;2019年以來爲減輕公司負擔、保護中小投資者等進行制度再優化。

韓國退市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主要分三個階段:一是2009年之前的形式條件退市,1995-2008年間退市公司中有近4成是破產解散,寬鬆市場環境下部分公司利用各類手段規避退市的問題顯現。二是2009-2018年間退市監管收緊,引入資格實質審查制度,提高財務標準,主板上市公司的年營業收入額要求翻倍,同時新增公司治理、實際意見、誠信披露等定性要求;制度從嚴後,上市公司退市率自2008年的不足2%升至2010年最高達5.8%,此後在2011-2013年間收窄至3%-4%左右,此階段有24%的退市公司因審計意見不足而退市。三是2019年以來韓交所多次優化退市標準,如放鬆審計意見限制、財務退市更着眼於未來業務連續性、廢除股價未達標退市等,以緩解上市公司負擔、保障投資者權益;此階段每年退市率穩定在2%左右,接近25%的退市公司是因吸收合併而退市。

市場影響:韓國股市優勝劣汰機制強化。

韓國退市制度改革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2009-2015年間KOSDAQ市場共有87家公司經實質審查後退市,退市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僅爲存續公司平均值的1成左右水平,退市公司平均淨虧損172億韓元而存續公司平均盈利38億韓元;隨着上市公司質量提升,2013年以來經實質性審查後繼續上市公司數開始高於退市公司數,2015年觸發實質性審查的公司數量較2009年減少約7成。從股價表現來看,退市制度改革對市場短期表現影響有限,2009、2019、2022年幾次制度改革後一週KOSPI綜合指數漲跌幅在±3%左右;隨着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的強化,長期看市場被動投資有效性進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7月19日,近十年 KOSPI綜指累計漲跌幅爲 38%,KOSPI大盤股、KOSPI 小盤股指數漲跌幅分別爲42%、32%。

國內展望:資本市場改革重要性進一步擡升,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上市公司監管和退市制度。平安證券認爲政策端有望進一步加碼中小投資者保護及吸收合併,投資端關注頭部企業及優質成長企業。

借鑑韓國經驗,退市制度是在實踐和持續優化中不斷完善的,韓國在經歷加大退市出清後也注重市場反饋,更加註重保護中小投資者,動態把握企業信披成本。我國當下也在加大注重市場反饋以及加碼中小投資者保護、暢通投資者維權救濟渠道,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以及產業併購等,配套政策有望進一步落地。市場表現來看,我國本輪退市改革在設置好過渡期的情況下,短期風險有限,並且加大對公司內控、財務造假等打擊力度有望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長期來看頭部企業及優質成長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