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僅14萬,港片翻拍《西遊記》跌破底線,周星馳不是爛片遮羞布

5月30號《鬥轉乾坤》網絡首映。

不得不說《西遊記》真的養活了半個娛樂行業,單機遊戲靠西遊題材《黑神話悟空》,打開國漫崛起之路的是《大聖歸來》,把周星馳捧上神壇的無疑就是《大話西遊》。

到了網大就更不用說了,西遊題材簡直是佔據了半壁江山。

可惜也是爛片的集中地。

爛!港片翻拍《西遊記》,製作粗糙跌破底線,首日票房僅14萬。

《鬥轉乾坤》由鍾智行導演,方力申和周柏豪主演。

清一色的港片班底,這也是近年來港片的趨勢,在傳統的院線市場,香港電影幾乎是丟盔棄甲,就連古天樂,劉德華,成龍等等老一輩巨星都無法保證票房號召力,因此不少港片製作者開始轉型網大市場。

跟備受質疑的抗日神劇一樣,其實很多網大爛片都是出自香港電影人之手。

香港電影人往往更加喜歡小成本,粗製濫造,蹭熱度賣情懷炒冷飯是慣用操作,比如這部《鬥轉乾坤》打着《西遊記》的旗號上映,劇情又蹭周星馳《大話西遊》的熱度,實在讓人無力吐槽。

就像抗日神劇很快被內地觀衆拋棄一樣,這種網大爛片早就沒有了市場。

電影上映首日分賬票房僅14萬,按照這種趨勢電影最終分賬票房恐怕只有300萬左右,而根據網絡報道電影製作成本在800萬左右,雖然是“過氣”導演加上“過氣”明星的操作,只能說港片再怎麼胡鬧下去,恐怕就連網大市場也保不住。

要知道近年來觀衆已經被謝苗等網大精品養刁了口味!

《鬥轉乾坤》的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劇情製作,電影劇本已經是用AI亂編了一遍《大話西遊》,說片中六耳獼猴變成了一個族羣,老大叫焱耳,不想被孫悟空打死,於是利用時間之力回到了過去。在孫悟空沒有出生之前,打碎了那塊石頭改變了歷史走向,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這個世界都沒有孫悟空了,但莫名其妙出現了孫悟空的粉絲,打着鬥戰勝佛的旗號行俠仗義。

之後劇情是亂七八糟,什麼時間之流,三千小世界等等,想要模仿《大話西遊》的時間穿越,最後六耳獼猴駕着筋斗雲手持金箍棒打敗了幕後反派,這段戲是號稱是致敬至尊寶戴上緊箍咒變成了齊天大聖,但完全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製作上,電影是能省就省。

六耳獼猴統治世界了,說是沒有過着美女如雲,花天酒地的生活。

可電影展現的是吃飯就一盤肉都沒有,大家喝開水,吃瓜子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最搞笑的六耳獼猴成爲國王,還有小弟守場子收保護費,假鬥戰勝佛就是去砸場子被六耳獼猴打的,看起來港片的格局永遠都是侷限於古惑仔銅鑼灣吧。

第二就是演員表演。

電影自然也是無厘頭喜劇,可惜笑點是常人不能理解的。

比如片中有一段戲是假鬥戰勝佛救了女主,假鬥戰勝佛肩膀被插了一根棍子受了重傷,然後他們到了假鬥戰勝佛的住所,女主就開始發瘋了,你家好漂亮啊,你家還能飛,假鬥戰勝佛不停的說,我受傷了,我受傷了。

女主還在賣萌扮可愛,不停的搖晃假鬥戰勝佛,要他帶自己去參觀。

這就是導演理解的無厘頭喜劇?

還有方力申,好歹也是讓吳京做過配角,港片曾經力捧的偶像演員。

片中演技浮誇到可以去演兒童劇了,各種幼稚以爲帥氣的動作,各種扭曲的表情,也許這也是方力申理解的星爺表演方式吧。

除了背景設定和名字外,電影跟《西遊記》沒有一點點關係!簡直是跌破了爛片的底線!

周星馳不是爛片遮羞布!

不得不說內地觀衆對港片尤其是對星爺有情懷濾鏡。

這也給了很多爛片做噱頭的動力,《鬥轉乾坤》說要致敬《大話西遊》,把電影的粗製濫造和演員的毫無演技說成是無厘頭,但確實之前很多爛片取得了成功。

比如《新逃學威龍》《新九品芝麻官》等等,分賬票房都是千萬甚至2000萬級別。

但情懷賣多了,觀衆吃冷飯也吐了。

近年來星爺的招牌已經被網大玩爛了,關注度和票房也越來越低了。只能說爛片想用周星馳作爲遮羞布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