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美國霸權 陸學者直言 「太空軍事化」引爆更大風險

太空領域近年來成爲大國博弈、戰略競爭的新場域。圖爲大陸5月中旬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也是大陸北斗3號工程的首顆備分衛星。(新華社)

近年來,各國在太空領域的競逐日益浮上臺面,中國大陸軍控與裁軍協會研究員翟玉成表示,各國未能在外太空軍控問題上達成共識,其實預示着某種更大的風險,即一個陷入分裂對抗的國際社會正在失去解決全球重大安全問題的能力。

翟玉成在大陸《環球時報》指出,聯合國「負責任外空行爲準則」開放式工作組(OEWG)會議日前在日內瓦結束,會議未能就最後文件達成共識。隨後立刻有西方輿論將會議的失敗歸咎俄羅斯等國反對。但這顯然是模糊問題癥結。

他表示,當前外太空面臨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兩類:一是外太空武器化、戰場化的趨勢,二是日益增多的外太空活動給外空環境和空間資產帶來的風險。長期以來,各國在如何看待和處理以上兩類安全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

文章表明,中俄等國主張把重點放在防止外太空武器化方面,並希望通過談判達成相關條約,認爲這是消除外空資產風險的根本性措施;美國及西方國家則更強調空間資產安全方面,認爲這一問題更爲緊迫。

翟玉成直言,這個負責任外空行爲準則開放式工作組是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在聯合國框架內竭力推動的一項議程。所謂「負責任」外空行爲,無外乎透明、避碰、減緩碎片、禁止干擾、不進行動能反衛星試驗等。不能否認上述措施的價值,但也必須看到其中包含不少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政治算計。

文章稱,「負責任外空行爲」不是一個嚴格規範用語,很難避免被美西方藉助自身話語優勢而濫用。它們將自己的行爲說成是合理、正當和負責任,而將中俄等國的正常外太空活動視爲威脅。

二是迴避防止外太空武器化問題,又能避免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外太空武器研發和作戰準備活動受到影響,併爲干涉其他國家外太空活動提供藉口。

文章批評,美方重拾冷戰思維,在大力發展太空軍、研發各種空間攻防手段的同時,還熱衷於拉幫結派、構建小圈子,把軍備競賽和大國競爭從地面搬到外太空。一切謀求外太空霸權的想法、尋求單邊絕對安全的企圖和恃強任性的作爲,都與外太空的性質格格不入。

翟玉成表示,如今正值所謂「第三個外空時代」,科學探索、民商應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仍繼續醞釀着外太空武器化、戰場化的風險。是合作還是衝突,甚至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