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雜糧”大產業
近來,河北、山西等省份積極建設以雜糧爲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雜糧成爲不少地區的特色名片。穀子、高粱、大麥、蕎麥等雜糧,在營養物質和功能效用上與主糧具有互補性。在確保主糧安全的基礎上發展雜糧產業,可以有效利用各類型土地資源,更好滿足居民對食物品種豐富多樣、品質營養健康的消費需求。
我國是雜糧生產大國,雜糧作物種質資源十分豐富,增產潛力很大。不久前印發的《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按照“鞏固提升口糧、主攻玉米大豆、兼顧薯類雜糧”的思路,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雜糧雜豆等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優產穩供。從生產與消費等角度看,發展雜糧產業意義深遠。
在生產角度,如果連續、高強度地將耕地用於主糧生產,會引起耕地地力下降,而在一些區域將主糧與雜糧作物合理搭配,實行間作輪作,則有助於增加糧食產量,還可以較好地維持地力,促進耕地永續利用。雜糧普遍具有生長期短、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的特點,在不適宜種植主糧的乾旱、半乾旱地區,採用優良耕作技術種植雜糧,充分利用旱地這一類型的耕地資源,在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能降低糧食生產對水資源的壓力,實現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協同。
在消費角度,雜糧產業具有深度開發和市場拓展的巨大潛力。當前,食物消費正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加快轉變,雜糧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點,比較匹配居民的消費升級需求。同時,雜糧在醫藥、保健品、化妝品、精細化工與輕工業等領域也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前景。對此,應在培育優良雜糧品種、塑造區域公用品牌、提高雜糧產品創新能力、加大雜糧生產與加工機械裝備研發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小雜糧”變成“大產業”的步伐。
加強雜糧作物種質資源挖掘與利用,將傳統優質種質資源與現代育種技術相結合,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加大雜糧育種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支持力度,鼓勵雜糧作物種子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雜糧品種。吸收傳統農耕文化與技術的精華,加強綠色、高效雜糧生產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資源利用。通過塑造區域公用品牌,進一步放大雜糧綠色生產特點,推動雜糧產品價值提升。
基於市場上對於營養型、保健型、藥用型食品的需求,利用雜糧的多樣化功能,通過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方式實現產品創新,開發功能保健型食品與藥品、天然活性化妝品等產品,提升雜糧產業價值鏈。目前,一些地方只是對雜糧進行初加工,雜糧的多功能價值還沒有充分顯現,因此應支持相關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注重培育雜糧生產、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切實提高產品創新能力。
提高雜糧生產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大宗糧食作物的全程機械化生產已較爲成熟,而雜糧作物種植量小、種植較爲分散、種植區域地形複雜多樣,在全程機械化生產方面制約因素多,因此要加快雜糧生產、收穫等環節的農業機械研發與推廣。推動雜糧生產從粗放到精準、從費時費工到節本增效的轉變,改善生產效率,努力降低機械收穫損失率、雜質率、破損率。繼續加大雜糧生產機械投入、研發力度,讓國產農機適應雜糧產業發展需要,推動其與雜糧產業協同發展。在雜糧生產、收穫機械推廣等方面,充分利用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培育雜糧農機合作社等主體,逐步解決雜糧種植小戶的機械化需求。(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