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爬山、教打官司也能賺錢…陸年輕人搞副業 賣起個人技能
閒魚簡歷廣告。(視頻截圖)
中國經濟低迷,職場競爭激烈,在「卷」到心累的情況下,甚至出現了所謂「十不青年」。然而在躺平風氣下,還是有一羣年輕人爲了夢想及更好的生活努力奮鬥着,他們運用專長及個人技能,要在鬱悶的環境下走出自己的路。
擺攤也是受年輕人歡迎的副業類別之一。(新華社資料照片)
下午6時的下班鬧鈴響起,上海徐匯的一棟辦公大樓裡,小徐手機螢幕彈出五條「閒魚簡歷」的未讀訊息。談妥了1小時收取200元人民幣(約27.4美元)的兼職陪練工作後,小徐關上電腦,開始了副業。「上班搞主業,下班搞副業」,成了愈來愈多人的新常態。
★安排親子游 暑期熱門
潮新聞報導,隨着年輕人職業態度的轉變,利用閒置時間賺錢的觀念開始普及。「閒魚簡歷」功能上線後,原本只在平臺上賣閒置物品的人們,開始賣起了個人技能。點進去一看,大家的履歷五花八門:00後大廠打工人教人沖泡一杯好咖啡;985法學人教人打刑事官司;還有人化身「監工」,督促僱主在八小時內認真工作。
杭州西湖區陳明的個人履歷上打滿了密密麻麻的標籤,有「帶娃走過70多個城市」、「騎馬騎駱駝坐牛車」。在履歷最下方,她標註了技能和收費:親子游方案策畫,50元。
「起初只是覺得有趣,沒想到技能真的變現了。」85後的陳明是教培機構的工作人員。畢業後,她一直在機構裡教早期教育課程。然而,工作的按部就班和不高的薪酬,讓她有了做副業的想法。
她將重點放在親子游,「親子游更注重安全性、孩子的興趣、舒適度,因此許多家庭安排線路時都遇到過困難。」沒想到,制定親子游計劃很有市場。恰逢暑期,陳明的個人技能履歷發佈當晚就有三個人私訊詢價。短短一週內,她就接到了13份訂單。
去年以來,有關「下班後的年輕人開始搞副業」的話題一直持續走紅。與想像中年輕人下班後打遊戲、八卦追星不同,也有年輕人擺攤賣烤肉、賣玫瑰花,搞起了自己的第二事業。
陪爬山也是年輕人兼職的方法之一,圖爲日前背娃陪爬泰山而暴紅的體育生。(取材自海報新聞)
★半數年輕人 想做副業
根據後浪研究所發佈的「2023年輕人副業報告」顯示,45%的年輕人做過副業,還有超過50%的年輕人有做副業的念頭。
「90後、00後在平臺上找副業的帖子已不可勝數。」閒魚工作人員思祈表示,據統計,平臺的技能服務類訂單數連續兩年翻倍上漲。其中,30歲以下年輕賣家超過6成。
在「閒魚簡歷」功能正式上線三天內,履歷發佈量累計超過了20萬,大量用戶發佈自己的副業寶貝。思祈也意外發現,除了軟體開發、健身訓練、模式塗裝等傳統副業賽道依舊火爆,年輕人的花式「創業」更是吸睛。
中國年輕人掀起「副業潮」,許多人選擇經營直播、社羣。(中新社資料照片)
★心情治癒師 售價1.08元
有人出售「一雙慧眼發現便宜好貨」,一箱75元2.1Kg的肉鬆餅加一箱69元1Kg小樣蒸蛋糕,她能提供65.6元買到的網址,這項服務開價五元。有人出售心理治癒服務,售價1.08元。其他還有體育生陪爬山、摜蛋實戰技巧、山東人情商課、挑菜技巧教學…愈來愈多的副業在平臺上涌現。
還有一名江蘇網友「甜蜜蜜」幫媽媽發佈求職帖,文中說:「我的媽媽做飯非常好吃,從小把我養得白白胖胖的。現在媽媽一直閒不住,讓我給她找點事做。媽媽很愛小孩子,也把我養得很好,我相信她也一定會耐心地對待你的寶貝。」
除了體現工作類型和技能,這類求職貼文以輕鬆的語言和幽默的表達方式,將滿滿的真誠情感浸潤在字裡行間。這在傳統的求職履歷中,是難以看見的。
在思祈看來,二者是一種差異化的發展路線。「目前閒魚副業市場並沒有呈現出傳統職業交易平臺的樣子,相反地,它更像是一個集技能與愛好交流於一體的社區。」
例如知名部落客痞幼、周揚青等。他們以較高的定價策略吸引關注,透過互動抽獎等方式贈送服務,目的並非追求直接的經濟利益,而是提升個人影響力。
而這些顛覆人們傳統認知的副業履歷,揭示了一個新現象—新型靈活就業。
「新型彈性就業已成爲傳統就業的重要補充,甚至在個別特定產業或職業中已經佔據主要地位。」「2023中國新型彈性就業報告」提出,如何規範好新型彈性就業的發展,是數位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命題。
「這類『閒置人才市場』雖然不會對現今的人才市場造成洗牌效應,但它確實有可能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浙江省人才發展研究院院長陳麗君看來,它有助於促進人才市場的多元化和發展。
新需求催生出新職業、新業態。而隨着技能不斷完善豐富,新的需求也正在無形中催生和培養。
★寵物經濟熱 衍生服務
在各大平臺上,由寵物經濟衍生出的服務類商品一直十分火熱。假日代逗貓遛狗、搜寵偵探等交易量逐年上升。寵物正骨推拿作爲新型態服務,搜尋量去年同期上漲了476%,最多時一天的成交量可以超過百單。
「消費者沒有寵物衍生類的消費習慣,歸根究柢在於過去沒有這類服務。」在寵物服務類消費者小章看來,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也愈來愈強。而當技能變得多元,更多的消費需求也得以激勵。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哪裡有技能,哪裡就有商機。
近期旅遊旺季,不少家庭有親子出遊的需求。「帶娃爬山」就剛好成爲了新的商機。閒魚平臺上,「體育生帶娃爬山」搜尋量較去年年增350%,每單費用約200元。
再例如,演唱會經濟持續繁榮,也爲許多熱愛演出的普通人帶來了創業機會。「演唱會歌詞本製作」這一成本低且無門檻的副業在線上大受歡迎。只要幾元,就能買到按演唱順序排版整理好的歌詞本。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類服務一天成交量最高可達上千單,賣家多數是00後。
此外,副業變現背後,也對應着一個經濟領域的新現象─技能共享經濟。簡單來說,人力資本市場結構模型不再是單一的僱傭,而是僱傭型、合作型與自由型結合的多元化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社會的智力資源,從而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滿足生產、工作及日常生活的服務需求。
縱觀就業市場,隨着網路經濟崛起,企業的彈性用工在數量和崗位上呈現成長趨勢。一些網路大廠把愈來愈多的職位轉爲外包用工。有些企業也更願意將創新專案委託給彈性就業公司。「專案成了,再組建內部團隊,既規避了風險,也能探索更多樣化的解決方案。」一名企業負責人表示。
與之相對應的,是從業人員有了就業更有彈性的選擇。有人可以同時打兩份工,也有人可以選擇「說走就走」。
當然,副業繁榮的背後,一些潛在風險也值得關注。陳麗君認爲,數位經濟讓企業人力資源的配置方式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同時,社會各界更要關注勞工的權益保護問題。
「例如勞工的傷害保障怎麼解決?養老、醫療及其他保險怎麼計算?」她說,未來,這些問題仍然需要探索。
詹春珮。(取材自澎湃新聞)
●90後浙江姑娘 成中國首位遠洋公務船女船長
「颯」,是浙江諸暨姑娘詹春珮給人的第一印象。一米七的高個子、馬尾辮、合身的海藍色中國海事制服,是她最常向大家展現的形象。她的生活絕大多數與「海」相關,因爲她是「海巡01」的船長,更是中國首位遠洋公務船女船長。
潮新聞報導,90後的詹春珮2013年從上海海事大學畢業,入職上海海事局。而當年的小姑娘,在十年後,成爲「海巡01」的船長,從南印度洋馬航MH370客機失聯搜尋到東海「桑吉」輪燃爆應急處置,詹春珮先後參與20多次海上重大搜救任務,細數每一趟遠洋,她的航程平均每年可繞地球一週。
詹春珮和同事在海上工作。(取材自澎湃新聞)
這樣的成就始於2009年的夏天,詹春珮站在高考十字路口,身爲海軍的堂哥向她推薦了上海海事大學的航海技術專業,於是,18歲的詹春珮將這個專業放在了第一志願。「那時他也沒想到,我會一路跑船,跑到船長這個位置。」
詹春珮說:「家裡不會因爲我是女孩就嬌慣一點,我性格也相對比較獨立,父母尊重我的意願,對我很放心。」
大三遠洋實習讓詹春珮初次見識到大海的威力,五級風浪帶來的涌浪就足以讓初出茅廬的她吐到昏天黑地。但身體上的不適並沒有讓她退縮,吐過之後,身體卻更加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她笑着調侃當時的自己:「我這屬於『身殘志堅』了!」
大學畢業,詹春珮考進了上海海事局。身爲系統內第一名遠洋公務船女性駕駛者,詹春珮一上船就難以免於更多的關注。對她來說,當時最迫切的就是快速融入新環境,獲得團隊的認可,「有時會和自己較真,不想成爲『花瓶』。」
遠洋公務船的工作既要巡航,又要執法,還要擔負起搜救的任務。詹春珮說,執行任務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很大,會在結束巡航執法的途中又碰上突發的搜救任務。
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客機失聯,「海巡01」輪作爲中方艦隊指揮船,奉命赴南印度洋展開搜尋。詹春珮主動請纓,擔任見習三副加入搜尋團隊。
回想起當初的決定,詹春珮知道去了可能會很辛苦,但不去自己一定會後悔。既然做了決定,未來所遇到的一切,她說,自己都有心理預期,「但如果因爲一時怯懦,以後回想起來覺得懊惱後悔,會更讓我難以接受。」
從南印度洋回來之後,詹春珮又先後參加了「蘇贛漁運02886」搜救和「桑吉」輪燃爆緊急處置等多次大型搜救任務。
常年與船相伴,詹春珮早已習慣了在海上乘風破浪,同事們各司其職,規律而充實的集體生活。反而回到岸上,突然間獨自面對生活,會讓她感到一絲不知所措的茫然。還好,她善於自我調節,畫畫、旅行、製作短視頻,哪怕叫上朋友們一起煮個火鍋,也是非常有效的調節方式。
詹春珮在海上一跑就是十年,從三副、二副,做到大副,2024年2月1日,更正式成爲「海巡01」輪的新任船長。擔任船長意味着更大的責任,也帶來更多挑戰。對於船長這個新身分,詹春珮謙遜地表示:「我還在追趕。」
面對「中國第一位遠洋公務船女船長」的頭銜,她說,這個「第一」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愈來愈多的女性加入航海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不是我也會有別人,我只是幸運地率先完成了雙向奔赴。
對於有志於探索和從事航海事業的新生力量,詹春珮鼓勵並希望他們說:「尊重並熱愛這個行業,要有職業榮譽感,要堅定自己的目標與信念。」不管是從事航海還是其他行業,詹春珮發現越往後走,考驗的其實是一個人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