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後膝蓋頻繁疼痛 多由4種傷病所致

本站體育7月18日報道:

跑步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運動,但是跑步也會引起一定的傷病,膝蓋疼痛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跑者在跑後發現經常膝蓋疼痛,可能是由常見的4種傷病引起的。

跑後膝蓋疼痛

跑者膝

又被稱爲髕骨疼痛綜合徵,主要原因是跑步時大腿肌肉反覆收縮、使膝關節重複的彎曲、伸直造成髕腱韌帶承受的壓力過大。在跑步之後或上下樓梯時,膝蓋骨下方感覺疼痛明顯。該傷病在所有年齡段的跑者羣體中最爲普遍,50歲以下的跑者更容易出現跑者膝。

跑者不必停止跑步,但需要減少訓練量。堅持力量訓練可以讓膝蓋周圍的肌肉變得強壯。每天可以對疼痛部位進行兩次15分鐘的冰敷。爲了預防跑者膝,跑者需要堅持力量訓練,每天進行泡沫軸按摩,跑步時縮短步幅。

髕腱炎

在跑步過程中,髕骨肌腱承受了過大的拉力,肌腱就會出現炎症,膝蓋骨下方和脛骨上方出現疼痛。有痛感的情況下,跑者應停止跑步,可以用交叉訓練來代替。每天對疼痛部位進行5次15分鐘的冰敷。如果沒有改善的話,儘快就醫。爲了預防髕腱炎,跑者需要堅持力量訓練,拉伸股四頭肌和膕繩肌,每天對它們進行按摩。

髂脛束摩擦症候羣

髂脛束是包繞大腿的深筋膜,從髖部一直延伸到膝蓋。跑步過程中,髂脛束頻繁受到摩擦,久而久之會出現炎症導致疼痛。如果疼痛改變了正常的跑姿,跑者應停止跑步。最好通過醫生進行正確的診斷。跑者在平時需要增強臀肌和核心肌肉,每天對髂脛束進行按摩。將步頻保持在170-180步/分鐘。

膝蓋骨關節炎

跑步本身並不會導致膝蓋骨關節炎,它是以膝關節軟骨退變和骨質增生爲特徵的疾病,主要表現爲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障礙等。適量的運動並不會加重關節炎,反而能緩解炎症。跑者最好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跑步。跑者平時需要堅持力量訓練,跑鞋要購買合腳舒適的,跑步路面類型也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