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什麼程度,纔可以嘗試“半馬” ?
很多馬拉松小白,剛開始參加線下賽都是從半馬開始的。
一些跑齡不長、跑量不大的新手跑者們,總是對半馬躍躍欲試、情有獨鍾。嚮往跑向更高殿堂的同時,心裡也充滿了這樣的疑惑:
是不是在賽前訓練期,需要跑幾次與半馬相同的距離?
要達到多大的跑量,才能去參加半馬比賽?
其實參加半馬比賽前,你並不需要跑21.0975公里等量的訓練。就好比參加全馬比賽前,並不需要跑一場42.195公里來訓練是一樣的道理。
什麼程度可以嘗試半馬,得根據你的目標而定。
如果只是想跑完,耐力好一點的人,即使平時不跑步,基本也能跑完半馬。但是,對於大多數想要認真跑完半馬的人來說,還需要循序漸進。
這樣做不僅爲了完賽,更是爲了自己的安全和健康。畢竟,跑步是一輩子的事,不能用僥倖心態矇混過關。
01
第一階段:決定你的成績——十公里
一般來說,參加半馬前,需要保持跑步習慣兩到三個月。對於新手而言的,每次訓練的時間要在兩到三小時之間。
零基礎跑者的入門訓練長度建議定在5公里,這個距離經過短時間練習很容易達到。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10公里訓練,10公里作爲日常訓練的重頭戲需要佔據總時間的50%。
10公里,是距離與速度的完美結合。
很多老手平時訓練的距離就是10公里,可以說是一次速度兼具耐力的考驗,而對於初跑者來說,10公里是一次長距離挑戰,是朝着半馬進階的第一個階段。
對於普通跑者而言,跑完10公里的基本時間差不多在60-90分鐘。當然,能力強一些的跑者,45分鐘基本就能打卡完成了。
02
第二階段:半馬敲門磚——16公里
16公里,是半馬的敲門磚。
新手跑者達到能夠跑完兩次16公里距離的條件以後,說明跑者已經具備了跑半程馬拉松的耐力,能夠把半馬堅持下來。
這時基本上不會出現賽場上跑不下去,跑後久久不能恢復和傷病情況。
假如一位目前能跑10公里的新手跑者,我們可以經過大約七週的訓練,來達到能夠跑完兩次16公里的條件。
03
第三階段:模擬測試——16-18公里
在完成16公里的練習後,便可以接受長距離跑的訓練:16-18公里。
這個距離的跑步,佔總訓練時長的10%,相當於賽前模擬測驗。
除此之外,每週還需要安排一到兩次的交叉訓練,幫助身體肌肉的恢復,提高身體素質,避免運動損傷。
04
第四階段:賽前一週——減少里程和強度
在最後的一週時間裡要安排賽前減量、逐漸減少訓練里程和強度。
賽前減量訓練是比較常見的,一些研究也指出這樣大概可以提高3%的成績。
具體來說,需要保持訓練頻率,只是減少距離。
一般的訓練計劃裡面都不會跑真正里程的半馬,你可能會有疑問“我怎麼知道比賽那天我可以跑下來呢”。
不用擔心,比賽當天的氛圍、以及賽前的調整,能讓你完成整個半馬。
You can and you will!
05
比賽當天的注意事項
熱身
開跑前一定要提前熱身,冷啓動除了會帶來傷病以外,還會耗費更多體力,使我們後面跑不動。
可以跑步熱身、也可以原地熱身,一定要讓身體熱起來。
控速
發槍後,不要隨着人流拼命衝,絕不能以超出自己能力的配速去跑。
身體內寶貴的糖提早消耗掉了,後面就難了。
剛開始人多擁擠,要保持冷靜,不要摔傷。如果人多時摔倒,應馬上側臥把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置後腦勺保護頭部。
要以比平時能掌握的、再稍微慢一些的配速去跑,保存體力。
一般在過了7公里後就可以提一些速度了。
補給
逢補給站就喝水,喝一小口就夠了。
過了10公里以後,如果出汗量大,可以多喝一點,也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一般來說,鋪有白色桌布的是補水的,其他顏色的是補飲料的。
可以在15公里處補充一支能量膠。
“極點”
一般跑到17-18公里時會有“極點”出現——心率飆升、跑不動、抽筋等現象。
因此,過了16公里就需要減速,平穩渡過這一“極點”區,過了18公里後再加速。
終點
最後那一段路是最危險的,儘量不要衝刺。
這是因爲如果你在比賽中一直保持平穩的速度,那麼心肺是以穩定的節奏工作,風險很小。
危險往往就發生在突然提速的時候,心跳呼吸被迫加快,本身長時間跑步,心臟就一直處於高負荷狀態。
突然的刺激使得心臟更加不堪負荷,容易發生意外。
儘量正常速度通過終點拱門。
過了拱門不要立刻停下,繼續慢跑一會,逐漸過渡到走直至停下來,等心率恢復正常了再去領完賽獎牌和完賽包。
拉伸
最後再進行全身的拉伸,一定要比平時拉伸的時間長一些,幫助身體儘快恢復,解除疲勞。
回到家中,最好再用泡沫軸給全身肌肉來個徹底放鬆。 這樣下來,一場半馬之旅纔算是結束了。前方等待你的,還有全馬、甚至超馬。
一步一個腳印,在馬拉松和人生的征程中,我們一直在路上!
點擊下方關注跑者健康教學課堂
*素材來源於跑步俠,若侵刪
將文章轉發給更多跑友,便是對“智慧跑步”最大支持
每一個“在看”,都是對我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