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跟拜登麻吉的下場?一掛企業驚爆逃亡潮:泄1致命警訊

美國《通膨削減法案》,吸引不少歐企赴美投資。(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拜登政府祭出《通膨削減法案》補貼措施,加上歐洲能源成本居高不下,歐洲企業大量轉向美國投資,給歐盟各國政府敲響警鐘。對此,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抨擊美國補貼政策太過分了,直言「美國正在搜刮歐洲」;而歐盟官員更抱怨,歐洲本想秉持開放的貿易政策,反而淪爲受害者。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拜登今年8月簽署規模達7500億美元的《通膨削減法案》(IRA),部分條款涉及美國政府爲本土電動車產業提供高額補貼,並將進口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試圖大幅提高美國對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產業的吸引力。

瑞典電池開發製造商Northvolt正是被吸引的衆多歐洲企業之一,在福斯(Volkswagen)、寶馬(BMW)和高盛(Goldman Sachs)支持下,積極尋求在美國擴大生產。

Northvolt坦承,在美國設廠能拿到6億到8億美元補貼,相較之下,遠超過德國政府提供1.55億歐元(約1.6億美元)的獎勵措施。

除了Northvolt,西班牙能源巨頭伊比德羅拉(Iberdrola)、法國飛機引擎和零組件供應商賽峰集團(Safran)等正在拉高對美國的投資比例。

伊比德羅拉從2023~2025年,將對美投資比例提高到全球投資總額的一半,而歐盟僅佔比23%;賽峰集團原本打算在法國里昂開設第二家工廠,但因法國電力成本飆漲,已延遲建廠計劃,並將更多生產轉移到亞洲和美國。

賽峰集團執行長Oliver Andriès表示,出走歐洲不完全是美國的吸引力,而是法國能源成本2019~2023 年可能飆漲近五倍,直言「不只度過冬天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深層問題起作用,與法國和歐洲的競爭力有關。」

報導指出,拜登政府的補貼計劃,加上歐洲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給歐盟各國政府敲響了警鐘。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抨擊美國補貼政策太過分了,等同「從歐洲搜刮投資」;泛歐遊說團體歐洲商業(Business Europe)副總幹事Luisa Santos表示,美國法案發出一個「危險訊號」,可能會刺激其他地區的保護主義措施擡頭。

在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影響下,一些歐洲車企開始呼籲政府考慮採取對等補貼措施。

不過一位歐盟官員表示,歐盟並不願意跟隨美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則說,「我們不會參與補貼競賽,用這種方法阻止歐洲企業轉往美國,或要求從美國撤資,我們會爲歐洲創造更棒的投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