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國家友臺動機

(圖/新華社)

日前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臺歐盟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此乃歐洲議會首度針對臺灣與歐盟關係的正式文件,更是近年來歐盟具體友臺的表現。

該報告關切中國軍事威脅臺灣,也呼籲歐盟積極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及鞏固臺灣的民主,並將臺灣納入歐盟「印太合作戰略」,鼓勵歐臺強化最高層級等官方交流,儘快與臺灣展開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此與月前歐洲議會暫停與大陸協商投資協議形成鮮明對比;尤其主張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爲「歐盟駐臺灣辦事處」,可說是間接支持立陶宛,對美中臺三邊關係都有極大的關聯。

首先,近來一些歐盟國家與大陸的關係惡化,主要是包括意識形態與實質利益問題。有關人權問題,如新疆與香港等已爭議許久,但雙方均不願退讓,再加上「16+1」合作機制及「一帶一路」倡議,雙方都不滿。

「16+1」所屬的東歐國家乃歐盟大國的勢力範圍,如今中國資本大舉進入,歐盟本就不樂見;再加上美國攪局,強逼相關國家簽訂「乾淨網路協議」,禁止使用華爲5G,因而觸怒中方。另外,中方認爲,出資國可以直接將訂單交由所屬公司執行,但此乃違反歐盟公開招標的規定而對薄公堂,以及使用銀彈打通關等等,中歐雙方因文化差異,在合作對接時總是面臨困難,中方一片善意被嚴重扭曲,甚至鬧得不可開交。

北京對臺灣的統一訴求及軍事恫嚇,看在歐洲國家眼裡,也有必須反應的訴求。尤其臺灣的民主、高額外匯存底及世界供應鏈的重要地位,都令一些歐洲國家刮目相看。再者因臺灣是以小搏大,支持臺灣就是抗議大陸,當可佔據道德高地,這對政治人物的選舉有所助益,這些都是歐盟國家友臺的動機,再加上美國一系列支持臺灣的法案與政策,更鼓舞了歐盟羣起效尤。

其實歐洲議會外委會同時還通過另一份報告,其中表明要加強與日本、南韓、印度及印尼等國的外交與經貿關係,幷包括臺灣,這可視爲是向北京抗議其印太與南海行動的舉動。

近日,立陶宛有意在臺灣設處,激起北京強烈抗議,還結合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合作施壓,導致62位歐洲議會議員公開致函立陶宛總統等政要,展現團結一致的支持,這也是此次歐盟議會外委會決議案的導火線之一。

《臺歐盟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將於10月送請歐洲議會全會表決,以近來歐洲議會的立場觀之,此一決議通過的可能性甚高,但這還須經過歐盟理事會的一致表決通過才能付諸實施。

之前匈牙利曾數度在歐盟理事會中阻撓有關香港的決議,但也受到歐盟國家相當的壓力,如今匈牙利將再度成爲該案通過的關鍵;而北京是否會再祭出強烈的反彈措施,後續仍待觀察。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