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北約換屆的三大“潛規則”

這是6月28日凌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歐盟峰會新聞發佈會現場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日前,總部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歐盟和北約均順利遴選出新一屆領導層。6月27日,歐洲理事會決定提名馮德萊恩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選舉葡萄牙前總理科斯塔擔任下一屆歐洲理事會主席,提名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擔任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至此,歐盟總部領導層的新“三駕馬車”已然成型。

此前一天,北約發表聲明說,北大西洋理事會決定任命荷蘭首相馬克·呂特爲新一任北約秘書長。呂特將於今年10月接替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歐盟和北約作爲歐洲一體化和跨大西洋聯盟的國際組織,其領導人的遴選大致體現三大“潛規則”:一是老人連任;二是小國優先;三是泛歐大黨團優先。此次歐盟、北約領導層換屆,依然體現了這三大特點。

馮德萊恩連任首先體現了“老人連任”這一“潛規則”。歐盟委員會主席一屆任期5年,最多連任一屆。新世紀以來,縱觀歐盟委員會歷任主席不難發現,凡是有意願期望連任的,基本都能實現。葡萄牙前總理巴羅佐2004年就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第一任期內政績平平,風波不斷,但並不妨礙其在2009年順利實現連任。其後,盧森堡首相容克接手。作爲歐洲國家任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容克聲望極高,但他本人拒絕連任,於2019年交棒給馮德萊恩。作爲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鐵桿”,馮德萊恩幸得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鼎力支持當選,成爲半個世紀以來首位擔任歐盟最高行政職務的德國人。

馮德萊恩之所以能實現連任,政治“老人”的優勢功不可沒。作爲歐盟委員會首位女性主席,過去5年馮德萊恩政績不錯。上任以來,歐盟經歷英國“脫歐”、新冠疫情暴發、烏克蘭危機升級、巴以爆發新一輪衝突等重大事件,她的表現得到歐盟各國較廣泛的支持。馮德萊恩剛柔並濟,有強硬的手腕,也有柔軟的身段,在歐洲領導人圈裡人氣很高,人脈資源豐厚。因此,儘管有這樣那樣反對其連任的聲音,但馮德萊恩最終都化險爲夷,平安落地。

馮德萊恩之所以能實現連任,還體現了泛歐大黨團優先的“潛規則”。歐盟委員會主席是歐盟總部機構裡最有實權的職位,泛歐各黨爭相競爭的“肥缺”。按照新的遴選程序,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需要由黨派提名,由歐盟理事會和成員國政府首腦共同決定,需經歐洲議會表決通過。按慣例,歐洲議會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黨團領銜候選人將獲得歐盟委員會主席提名。

馮德萊恩出身於德國基民盟,在歐洲範圍內屬於歐洲人民黨黨團序列。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人民黨黨團不僅保住了歐洲議會第一大黨團地位,而且席位比上一屆還有所提高。今年2月,基民盟正式支持馮德萊恩競選連任,此後歐洲人民黨正式提名其爲領銜候選人。

最近,代表人民黨黨團的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波蘭總理唐圖斯克,代表社會黨黨團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德國總理朔爾茨,代表復興歐洲黨團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荷蘭首相呂特等開了一個小範圍會議,經過談判商定了新一屆歐洲總部機構領導層人選,包括決定馮德萊恩連任。

這就體現了歐盟的“潛規則”——歐盟決策層職位的決定權仍被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黨團、中左翼的社會黨黨團、中間派的復興歐洲黨團這“老三大”主流黨團把持。如此“不帶玩”做派,引起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的強烈憤慨,因爲她領導的右翼政黨意大利兄弟黨在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中大有斬獲,其所屬的保守與改革黨團躍升爲歐洲議會第三大黨團。梅洛尼不點名地指責“某些歐盟國家領導人”在玩“寡頭政治”。爲了息事寧人,同時也爲了歐洲議會的最終表決能順利通過,歐洲輿論估計馮德萊恩有可能提出在新一屆歐委會中給意大利方面安排一個實權職位,以換取梅洛尼的支持。

呂特被推選爲北約秘書長就體現了第三個“潛規則”——小國優先。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但爲避免大國“主導”,一般情況下北約、歐盟這兩大組織的領導人大都由歐洲小國領導人擔任。

拿北約來說,美國作爲北約的“超級老大”,美國人不當北約秘書長就是爲了避嫌,讓小國領導人出任以找到存在感。上世紀末以來,北約秘書長先後由西班牙前外長索拉納、英國前國防大臣喬治·羅伯遜、荷蘭前外交大臣夏侯雅伯、丹麥前首相拉斯穆森和挪威前首相斯托爾滕貝格擔任,後二位都來自北歐國家,在北約內部話語權不高。

歐盟這邊也是同樣邏輯,推舉小國領導人或大國部長級官員往往是平衡之下的必然選擇。德、法、英等歐洲大國領導人即便從國內政壇“退役”也很少到歐盟總部任職,但這些大國的部長級官員則偶爾到這兩大組織實現“再就業”。新世紀以來,歐盟委員會主席先後由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葡萄牙前總理巴羅佐、盧森堡前首相容克和德國前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擔任。

觀察西方政治,要注意看背後沒有明文規定的“潛規則”,不要被民主投票之類的表象所迷惑。供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