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頭部汽車公司考慮抱團合作應對中國電動汽車的低價競爭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快速崛起已經讓歐美跨國汽車公司感到坐立難安,他們甚至考慮放下過往成見與本土競爭對手達成合作,集中資源削減電動汽車製造成本,以此應對中國汽車公司造成的價格危機。

Stellantis 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指出,全球汽車製造商必須能夠在成本上匹敵中國競爭對手,否則就有可能失去市場份額。他認爲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擴張行動“非常有力”,類似於20世紀70年代日本汽車製造商和20世紀90年代韓國汽車製造商的崛起。

“可以在歐洲市場上看到這種情況,”唐唯實在與分析師召開的電話會議上說,“我們可能並不想第三次看到同樣的情景重演。”

底特律兩大汽車公司福特和通用的掌門人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福特公司CEO吉姆·法利稱,福特將與其他汽車製造商合作,削減電動汽車電池成本;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認爲,公司將會參與到與其他公司的合作中,特別是在不面向消費者的技術層面,這將更有效地利用研發和資本。

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加速向海外拓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消費能力較強的歐洲地區。去年9月比亞迪亮相德國慕尼黑車展,並了引入中型轎車海豹,起售價4.49萬歐元,較大衆純電中型轎車ID.7起售價低了1萬歐元。

瑞銀證券研究部拆解比亞迪海豹後認爲,比亞迪海豹整體成本較同級別競對車型,比大衆汽車在歐洲生產的相似規格車型成本低35%。受益於技術領先和零部件高度集成性,比亞迪海豹即使在歐洲本土生產,也比西方現有汽車製造商在本土生產便宜四分之一。

雷諾公司CEO Luca de Meo給出的方案是建立類似於空客的公司,集中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的資源進行聯盟。汽車界的“空客”可以幫助各大汽車公司分擔製造廉價電動車的鉅額成本,並使他們從更大的規模經濟中受益。

艾睿鉑(AlixPartners)大中華區汽車諮詢業務合夥人章一超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指出,各大汽車公司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中國汽車製造商發力海外市場的動作讓歐美汽車公司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抵禦這些“新進入者”的挑戰,“基本到了不得不爲之的境地。”

2023年比亞迪全球出口量猛增至24.2萬輛,海外業務成爲支撐這家汽車公司銷量進入下一梯隊的關鍵。比亞迪已經與歐洲、中東等多地經銷商達成合作,擴大展廳數量並計劃在匈牙利等地設廠。

地方政府已經採取了應對舉措來抑制中國電動汽車的增長勢頭。美國通過提高關稅手段將中國進口汽車拒之門外;歐盟監管機構去年9月份宣佈針對中國低成本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

阻礙歐美主流汽車公司電動汽車生產成本降低的關鍵因素在於供應鏈,尤其是成本最高昂的動力電池。中國動力電池公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弗迪電池成長爲全球頭部動力電池廠商,而歐洲本土電池廠Northvolt、PowerCo、ACC等公司尚未進入規模量產階段。

另一隱藏風險是,由於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趨緩且各大廠商電動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汽車公司對於電動化轉型動力不夠強勁。如果放慢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步伐,歐美國家建立本土供應鏈的時間可能將進一步拉長。

章一超並不認爲各大汽車公司加強合作將遏制中國汽車公司崛起。“歐美汽車公司的聯合可能會減緩中國汽車廠商發展步伐,爲最終的市場格局最大化自身份額,但幾家中國汽車公司參與到全球版圖,和他們同場競技的終局應該很難改變。”

與此同時,跨國公司達成合作的最終效果也存在不確定性。各大公司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在實質性合作落地之前,或將經歷漫長的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