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豪年喪葬風波 子稱照父遺願

歐豪年今年農曆初一時筆書《天上大風》,爲其最後的身影與作品。(歐應霖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嶺南畫派宗師」歐豪年4月25日病逝,治喪事宜近日在家屬與其學生間鬧得滿城風雨,包括5月7日出殯時,靈堂空無一物,且因檢警介入調查消息浮出,引起諸多猜測。歐豪年兒子歐應霖接受本報獨家訪問時強調,「都是照父親生前長期規畫,沒有突然變更什麼」。

歐豪年身後,學生及其文化基金會均表示,未能與家屬取得聯繫,以致告別式遲未定案。不過,家屬仍在7日爲其舉辦喪禮,但事後卻傳出,歐豪年出殯時,靈堂僅有葬儀社人員,卻無照片、擺設,連空棺都沒有,學生嘆,「除了殯儀館的跑馬燈,什麼都沒有」。另外,則有學界人士說,到現場想瞻仰遺容,走到會場後面,「看到的是個空棺」;告別式現場有沒有空棺也衆說紛紜。

對此,歐應霖迴應,找了兩間葬儀社,一間負責入棺、蓋棺;一間負責火化,自己只顧入棺,不清楚火化當日情況。對於父親過世後在家中多日才報警,他說:「是照幾個月前父親紙條交代,要在家待久一點。」

歐豪年文化基金會及學生在無法規畫告別式的情況下,打算另辦作品紀念展追思。

歐豪年的學界友人說,大師個性熱情豪爽,過去常約朋友到家中作客,「罵人很大聲,飯也吃很多」,還會主動提字送人,疫情趨緩時,還見過多次面,但近兩年健康狀況急轉直下,「心智變得很衰弱,表達也不清楚」,之後就斷了聯繫。

歐豪年學生則指出,歐家人曾因信仰問題衝突,歐應霖因學佛,母親朱慕蘭也同樣受影響,還曾將在美國的房產賣了,要捐獻給宗教團體,最終歐豪年隔海打官司勝訴保住財產,學生們擔心其子恐重蹈覆轍。

歐應霖表示,自己是「歐豪年所有藝術的繼承人」,不談作品如何安置,只說自己是「藝術精神的繼承」,作品按父親生前長期規畫,沒有變更,所有捐贈給兩岸美術館的作品也不會收回。他還說,近3年來父親僅能靠輪椅代步,自己是唯一的照顧者,「勞累到站着就能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