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今晚揭曉!「奈米晶體合成」備受關注
2020諾貝爾化學獎得獎名單即將於臺灣時間7日晚間5時45分正式揭曉,由於諾貝爾獎不會事先公佈入圍名單,因此外界往往會透過幾項相關獎項預測當年的可能得獎名單,其中被稱爲諾貝爾風向球的「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截至2019年成功預測了54位諾貝爾獎得主,今(2020)年共有6名學者共享此項殊榮,因此也被視爲是本年度化學獎得主的有力人選。
由專業資訊服務提供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頒佈的引文桂冠獎9月23日公佈最新得獎名單,其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莫吉·巴旺迪(Moungi G. Bawendi)、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克里斯多福·莫瑞(Christopher B. Murray)、韓國首爾大學SNU特聘教授玄澤煥、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史蒂芬·巴赫瓦爾德(Stephen L. Buchwald)、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有機化學講座教授約翰·哈爾特維格(John F. Hartwig)以及日本東京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高級分子科學部特聘教授藤田誠共同獲得化學獎項。
科睿唯安自2002年起,每年都會根據Web of Science的資料進行定量分析,透過量化資料分析來預測年度諾貝爾得主。該公司分別從醫學、物理、化學以及經濟等四大獎項中選出符合諾貝爾等級的研究人員,並授予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由於該獎項的遴選是透過客觀、高質量的引文數據與權威性指標,因此被視爲是極具參考價值的諾貝爾預測名單。
▲2020引文桂冠獎化學領域得主。(圖/翻攝自clarivate官網)
玄澤煥、莫吉·巴旺迪以及克里斯多福·莫瑞等3名學者,因共同研發能夠廣泛應用於物理、生物與醫療系統的精確屬性奈米晶體合成。其中玄澤煥被視爲是奈米晶體合成領域的權威,他更成功研發出將奈米粒子以均一大小大量合成的技術「升溫法」,大大地拓寬奈米粒子的應用性。據悉,這也是史上第三次有韓國人入選引文桂冠獎。
▲2020引文桂冠獎化學領域得主。(圖/翻攝自clarivate官網)
史蒂芬·巴赫瓦爾德與約翰·哈爾特維格等2名學者的團隊,分別在1994年重新發現通過鈀催化實現胺與芳基鹵化物偶聯形成碳—氮鍵的Buchwald–Hartwig偶聯反應,而此反應也是合成芳胺的重要方法。其中巴赫瓦爾德團隊使用的是間溴苯甲醚與三丁基錫胺之間的偶聯,而哈爾特維格則是使用對溴甲苯與另一種三丁基錫基胺之間的偶聯。隨後發展了第二代Buchwald–Hartwig偶聯反應,以遊離胺和強鹼,取代最早使用的氨基錫烷。
▲2020引文桂冠獎化學領域得主。(圖/翻攝自clarivate官網)
日本學者藤田誠則因以自然界獲取的靈感,實現自組裝策略,促進超分子化學的發展獲獎。他使用多價配體、金屬離子研究球狀配位化合物、金屬有機構造體自我組織。代表作爲大孔超分子籠(Cage)與結晶海綿(Crystal Sponge)。此外藤田也是發表最多《自然》、《科學》期刊論文的日本化學家之一。
本週諾貝爾獎頒發時間(臺灣時間)如下:
10/5(週一) 17:30 生醫獎10/6(週二) 17:45 物理獎10/7(週三) 17:45 化學獎10/8(週四) 19:00 文學獎10/9(週五) 17:00 和平獎10/12(週一) 17:45 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