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膜回收三原則 剩餘資材循環零廢棄

(農膜回收三原則。圖/農糧署提供)

農業用塑膠膜因產出時間與產源分散及夾雜土壤與異物等因素,致集運與去化不易,衍生違法棄置、掩埋或露天燃燒等環境污染問題,農委會農糧署已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出農膜回收三原則:「天氣好且土壤乾燥時回收」、「清除殘株、石子及抖落砂土等異物」、「捆好、摺疊整齊,並依材質分類」。

農糧署表示,已規劃補助購買農膜回收機,由農友個人申請,每部補助1/3;由農民團體申請,如合作社、農會、產銷班等,每部補助1/2,如有需求可透過當地農會提出申請,由農糧署各區分署協助辦理。

農糧署指出,田間栽培使用之農膜應優先採購可回收再利用材質,如PE等,栽培使用後的廢農膜須依材質分類,並清除殘株、藤蔓及土石等異物後,將相同材質農膜妥善摺疊,同時,也補助農膜回收機,協助農友田間作業,提高田間回收效率。

農糧署表示,使用過的農膜,因後續清潔、整理成本考量,清理業者回收意願相對較低,如任其堆置在垃圾場或路邊,甚至露天燃燒,除有礙觀瞻外,也容易造成周遭環境的負擔及空氣污染,進而推出「農膜回收三原則」,讓農友做好農膜前處理工作,也增加清理業者回收意願。

農糧署進一步說明,農膜回收三原則爲「天氣好且土壤乾燥時回收」、「清除殘株、石子及抖落砂土等異物」、「捆好、摺疊整齊,並依材質分類」,依循三原則做好回收前處理工作,將有利於環保署所協調之地方環保單位能順利載運,及再利用業者清運,提升農膜回收再利用率,爲綠色永續農業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