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記者質疑臺灣防疫?美國教授:我不認爲他「仇臺親中」

翁達瑞美國大學教授

新年開始,《紐約時報中文版有一篇報導標題是「臺灣封鎖成功抗疫,但能持續多久?」原文的報導有兩個版本,標題都沒有中文版那麼負面(精簡版:Taiwan has had remarkably few Covid cases. How long can it last;完整版:How Taiwan plans to stay (mostly) Covid-free)。

經過臺灣媒體轉載,《紐時》這則新聞更加聳動。《中時》的標題是「紐時評防疫正常到詭異:鎖國非長久之計」。雅虎奇摩入口網站也有多則標題嚇人的新聞:「臺灣正常到令人毛骨悚然 宛如平行時空」、「臺灣防疫生活正常到詭異 紐時:好運還能持續多久?」

這兩天,我看到許多不滿這篇報導的貼文,除了批評《紐時》之外,也咒罵撰文記者。不滿這則新聞的臺灣人,多數只看了中文媒體的轉載,對事件的全貌並不瞭解。也因爲這樣,他們對當事者的批評不公平

我是《紐時》的長期訂戶,也認爲《紐時》對臺灣相對友善。在過去一年,《紐時》提及臺灣的新聞有790則,高於所有東南亞鄰國泰國:665;菲律賓:641;印尼:464;馬來西亞:641;新加坡:663)。

▲ 圖/截自翁達瑞臉書,下同。

《紐時》的撰文記者叫Raymon Zhong (鍾旻),應該是華裔第二代。儘管記者的父母來自中國,我們也不應用有色的眼鏡看他。真的要指控鍾旻對臺灣有偏見,必須有具體證據。可是我遍尋鍾旻的報導,看不到他有「仇臺親中」的傾向。

鍾旻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加入《紐時》之前,是華爾街日報駐印度的科技記者。能進入這兩家報紙的記者,絕對是行業裡的佼佼者。這兩家報紙的公信力高,也不會容許記者偏差報導。

我搜尋鍾旻的推特,發現他對中國並不友善。他最近的貼文包括中國對馬雲的打壓、中國隱瞞武漢疫情的內部文件、華爲與阿里巴巴參與監視新疆維吾爾人等,都是中共不願外籍記者碰觸的話題。

儘管如此,不表示鍾旻的報導沒有偏差。我閱畢原文報導後,也認爲他的角度與和語調對臺灣都不公平,但我不認爲他「仇臺親中」。更可能的原因是他「科技記者」的背景,無法精確解讀臺灣的防疫政治。

針對記者的偏差報導,最有力的反擊就是加入言論市場,就事論事提出反駁,而非攻擊或抹黑媒體與記者。在鍾旻這則報導之後,一共有182則讀者留言,幾乎全部都在反駁他的說法。

《紐時》編輯推薦的讀者留言,我截圖兩則給大家參考。其中一則反駁臺灣防疫成功是因爲海島的因素;另一則讚揚臺灣的公民素質與政府決策。這兩則也是讀者推薦的留言。

我也截圖另兩則讀者推薦的留言。第一則把臺灣和紐西蘭當成其他國家的防疫典範;第二則把臺灣和美國對照,批評《紐時》這篇報導不客觀。

鍾旻本人一定會看到這些讀者留言,他的上司也不會錯過。如果鍾旻的偏差是無心之過,這些讀者留言是他的學習機會。如果鍾旻的偏差來自個人的意識形態,他遲早會被炒魷魚,因爲《紐時》不會忍受報導不公的記者。

面對外媒對臺灣的不友善報導,我提供大家幾點建議:

1. 不要只看中文媒體的轉載,因爲見不得臺灣好的不良媒體太多了。

2. 就算外媒對臺灣的報導不友善,切忌對媒體與記者謾罵、抹黑、或貼標籤。這種人身攻擊只會增加外媒與臺灣的距離。

3. 若外媒對臺灣的報導確有偏差,在時間與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儘可能加入言論市場,留言或發文反駁不公平報導。

熱門點閱》

►陳一新/ 擋不住拜登入白宮 共和黨議員作秀只給川普一人看

► 臺灣防疫登紐時「再撐六個月很難」?律師:別太小看臺灣人

► 新加坡也有機師趴趴走 他們如何堵住防疫破口?(黃韻如、鄭如韻賴育宏

英國變種病毒更致命?「二張圖」解釋歐洲各國爲何禁止英國航班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翁達瑞」個人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