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生產力

圖╱本報資料照片

多因素生產力(MFP)的變化

1980年代後期,臺灣生產力唱的是快板,而衡量生產力的是勞動生產力指數,既是「勞動」生產力,不就意味着生產力的提升是來自勞工的貢獻?因此加薪呼聲此起彼落,有四年之久,每年薪資成長都超過10%,那是臺灣最美好的年代。

何謂生產力?舉個例子,美國於二戰期間生產2,500噸的貨船,起初要花120萬小時,次年降至60萬小時,第三年降至50萬小時,這就是生產力提升。然而,每工時的產出之所以提高,有很多原因,除勞工的努力,設備的更新,技術的研發都有貢獻,因此生產力提升的果實,老闆與員工都應分享。

生產力提升=事半功倍

生產力,不是生產量,平日常看到的工業生產、商業營收、實質GDP都是生產量,產出(生產量)的成長可能是景氣好,投入的工時較多所致,不見得和生產力有關,但如果把產出除以投入工時之後,每工時的產出還會成長,那就代表生產力提升了,這也就是勞動生產力,生產力提升用白話文講就是事半功倍,能做到事半功倍,就是生產力提升。

然而,勞動生產力雖好,但仍無法告訴我們生產力的成長,究竟是來自有形設備的投入,或是來自無形的技術進步、生產效率,因此經濟學家又提出另一項生產力指數,此即有名的多因素生產力(MFP),多因素生產力是把產出(實質GDP)除以所投入的工時及資本,以得出每單位「工時資本」的產出變化,換言之,就是把產出成長可能來自工時增加、資本增加的原因加以排除,如此每單位「工時資本」的產出還會成長,那就代表這個成長不是來自僱用更多人、買了更高階設備,而是來自技術進步或生產效率。

不論是勞動生產力或是多因素生產力,都是期盼純化投入要素的總量,排除景氣的干擾,以得出生產力的變化,然而,長期以來並沒有很成功,生產力指數的起落屢屢和經濟成長如響斯應。金融海嘯的2009年臺灣、美國、歐元區經濟衰退,各國多因素生產力十有九跌,而2010年經濟復甦,多因素生產力則全面走高。

再舉個例子,2020年發生疫情,各國經濟普遍衰退,臺灣情況略好,這一年多數國家的多因素生產力都下滑,而2021年景氣擴張,臺灣、新加坡的多因素生產力烏雲散盡,成長逾6%。

技術進步不應被景氣左右

生產力的來源是技術進步,技術進步自不應被景氣左右,總不可能前一年的數字反映這個國家技術進步了,隔一年又說他們退步了,但何以勞動生產力也好,多因素生產力也罷,都被景氣牽着鼻子走?

原因就在於產出的起落,比工時的變化更爲敏感,以致勞動生產力的變化始終被景氣所左右,其次,資本投入由於未經設備利用率調整,以致趨於鈍化,這個鈍化形同把多因素生產力的主導權交給景氣(實質GDP),如此生產力指標怎能不被景氣牽着鼻子走?生產力統計困境爲期已久,短期內改善不易,是以生產力統計參考參考即可,不宜過度解讀。

小檔案■生產力指數是以產出除以投入,以得出每單位要素投入所創造的產出,增加了便是生產力的提升,依投入要素納入的多寡,可算出不同的生產力指標,計有勞動生產力、資本生產力、多因素生產力(MFP)、總要素生產力(TFP)。

小檔案■多因素生產力(MFP)是以實質GDP除以勞動及資本,這裡的勞動是指因生產所投入的總工時,資本是指固定資本存量,固定資本存量系以五年一次的工商普查資料爲基礎,隨後各年的數字則加入固定資本形成,扣除折舊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