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美國GDP嗎?

圖╱美聯社

美國GDP的原編與改版

經濟成長這件事,好像大家都懂,但又有點模糊,去年經濟不保二指的是經濟成長落到2%以下,多數人都懂,然而,經濟成長到底是什麼東西的成長?相信多數人並不知道。

經濟成長指的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實質成長,這裡得加上實質二字才行,實質的意思是要把GDP虛胖的水份擠掉,舉個例子,臺灣1974年GDP成長率是33.9%,實質GDP成長只有1.2%,因爲那一年發生石油危機,若看前者會以爲那一年國人日子過得很快活,事實上那一年過得很辛苦,因爲通膨率直逼50%,把虛胖的水份擠掉,所呈現的1.2%纔是實況。

接着,問題來了,GDP是什麼東西?從所得面來說,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得到的報酬總和,從支出面而言,就是消費、投資、出口的加總,從生產面,就是農、工及服務業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如果一國的GDP逐年成長,擠掉通膨水份仍穩健成長,那就代表經濟不錯,有好日子過。

消費?投資?附加價值?

然而,問題又來了,什麼是消費,什麼是投資,什麼又是附加價值?消費就是買東西,比較容易懂,至於投資,國民所得統計談的是固定投資,而非股市的金融投資,其概念是指買了一個可以持續運用一年以上的東西,運用的結果可以帶動長期經濟利益,這個東西可能是機器設備、可能是飛機輪船、可能是住宅廠房,早年大概就是這些,但隨着產業變化,其內涵已出現不可思議的變化。

像購買原件、著作權、影片、企業投入研發,這些花費過去都視爲中間投入,不計入GDP,然而美國認爲研發、著作權、影片都是可以持續運用一年以上的知識存量,且可以帶動長期經濟利益,應列入固定投資,爲此,美國於2013年進行一次國民所得統計改版,其發佈的新聞資料厚達83頁,經此一改,美國GDP出現巨大變化。

原來萎靡不振的固定投資,隨之龍騰虎躍,GDP因而變胖,變化究竟有多大?2012年的固定投資胖了4,000億美元,GDP也胖了5,600億美元,約臺幣17兆元,比我們一年的GDP還要大。小小定義的調整就出現如此驚人的變化,說明統計的脆弱性,凱因斯時代的經濟學家也談固定投資,但他們談的,已跟今天不一樣了。

國情、定義有別 比較宜審慎

還有什麼定義可能調整?應該不少,想想還有什麼東西可以重複使用一年以上,並且可以帶來長期經濟利益?戰機、大砲、軍艦、坦克這些似乎也符合固定投資的定義,美國主張納入,但聯合國的國民所得統計專家反對,專家們從道德的觀點認爲,這些武器雖符合固定投資的定義,然而武器是用來殺人的,不該列入。此外,也有些國家認爲大麻、毒品、性交易等地下經濟活動該列入消費,惟反對者衆。各國雖然編的都是GDP,然取材未必相同,因此編出來的結果很難進行比較。

GDP的概念雖簡單,但各國國情有別,所參採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因此運用GDP比較經濟成長,宜審慎一些纔好,至於計較到小數點第一,二位,說我們贏了,那就更滑稽了。

小檔案■美國2012年GDP原編數15.6兆美元,經2013年改版後升至16.2兆美元,2023年改版後又略增,主因研發、著作權、原件及影片的支出改列民間投資,以2012年而言,固定投資原編數2.0兆美元,經此修正後升至2.4兆美元,隨後又經改版,如今已達2.5兆美元。

小檔案■GDP可自生產、支出、所得三面估算,三面原則相等,當支出面某個定義改變,生產面、所得面也得呼應,2000年初美日韓相繼把電腦軟體支出改列固定投資,因應支出面多了一筆錢,生產面也必須多一筆,處理方式是原來該扣除的這一筆中間投入,就不扣了,意思是不視其爲中間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