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調查:近8成民衆認爲收看影集有助瞭解LGBTQIA+族羣

Netflix「看見我們」調查結果資訊圖表。(Netflix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爲迎接即將於10月31日 (六) 舉辦的一年一度「臺灣同志遊行 (Taiwan LGBT Pride) 」,Netflix 特別在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合法化的臺灣,針對娛樂影視內容中的 LGBTQIA+族羣身影,進行一項調查發現:「逾八成 (82.6%) 臺灣人認爲影集電影這樣的娛樂類型,在人們變得更加了解、更快接受 LGBTQIA+ 族羣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娛樂影視內容的珍貴,就在於透過「說故事」的力量刻畫世界各地不同族羣的生活樣貌,因此此調查結果同時給予爲 LGBTQIA+族羣發聲的影集與電影創作者肯定與鼓勵。

以下爲 Netflix 針對影視內容與 LGBTQIA+ 族羣調查出的三大結果:

1.影集或電影能幫助我們瞭解他人對於生活的想法與感受

受訪臺灣民衆中,78.7% 平時有觀看影集與電影的習慣,近七成平時的觀看管道包括網路串流平臺 (如愛奇藝、Netflix、Catchplay)、社交網路平臺 (如 Facebook、TikTok、Twitter) 與免費影音網站,其中逾半數以上則使用具「付費訂閱制度」的網路串流平臺。近一步探討觀賞影集或電影的動機發現,影視內容除了被視爲休閒娛樂消遣或紓解生活壓力的管道之外,有超過半數的臺灣人認爲,影集或電影能幫助他們「更瞭解這世界與身邊的人」或「找到引起情感共鳴的故事」。另外,82.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經在影集或電影中看見自己的生活樣貌或人生寫照」,92.1% 認爲「收看影集或電影能幫助自己瞭解他人對於生活的想法與感受」。

92.1% 的受訪者表示認爲「收看影集或電影能幫助自己瞭解他人對於生活的想法與感受」。(Netflix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2.收看影集或電影有助於瞭解 LGBTQIA+ 族羣的生活方式

從2015年開播、被譽爲神劇的影集《超感8人組》,至2018年獲頒兩座金馬獎肯定的《誰先愛上他的》、一舉拿下2019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及酷兒金棕櫚獎的《燃燒女子畫像》,跟近期備受注目的《刻在你心底名字》,隨全球思想進步與對多元議題關懷,LGBTQIA+族羣也成爲影視內容中常出現的故事主人翁。在臺灣,84.0% 的受訪者「曾經在影集或電影中看過 LGBTQIA+ 族羣的角色或劇情」,並有 84.9% 認爲「收看影集或電影是一個有助於瞭解 LGBTQIA+ 族羣生活的方式」。

在臺灣,有 84.9% 受訪者認爲「收看影集或電影是一個有助於瞭解 LGBTQIA+ 族羣生活的方式」。(Netflix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3.影集或電影在人們更加了解、更快接受LGBTQIA+族羣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創作動能蓬勃的臺灣影視與OTT產業中,有許多影集或電影創作者懷抱透過熱情,透過影像訴說不爲人知的精彩故事,創作主題多元,也因此出現 GagaOOLala 線上同志影音平臺與CHOCO TV 等推出多部原創BL劇的品牌。這種類型的影集或電影,不僅成功吸引喜歡特定觀衆,更提供人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多元管道。因此,82.6% 的受訪者認爲「像影集或電影這樣的娛樂類型,在人們變得更加了解、更快接受LGBTQIA+族羣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82.6% 的受訪者認爲「像影集或電影這樣的娛樂類型,在人們變得更加了解、更快接受LGBTQIA+族羣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Netflix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另外,平時有觀賞Netflix原創LGBTQIA+影視作品的受訪者中,也選出10部有助於臺灣觀衆對 LGBTQIA+ 族羣有更多瞭解或認同的影集或電影,供觀衆參考:AJ與皇后 (AJ and the Queen) 、不能見光的愛 (A Secret Love) 、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RuPaul's Drag Race) 、漢娜遺言 (13 Reasons Why) 、好想做一次 (Never Have I Ever) 、勁爆女子監獄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青春密語 (Big Mouth) 、性愛自修室 (Sex Education)、超感8人組 (Sense8) 、酷男異想世界 (Queer Eye) 。

平時有觀賞Netflix原創LGBTQIA+影視作品的受訪者中,選出10部有助於臺灣觀衆對 LGBTQIA+ 族羣的作品。(Netflix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此次調查是由 Netflix 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執行,採用量化研究方法,調查對象爲20歲以上之民衆,並以網路作爲資料蒐集之主要管道。調查時間自2020年9月26日至10月4日,最終回收共計1,068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3.0%以內。另外,本次調查針對三個基本變項進行結構控制,其中「性別」、「居住地區」之樣本配置原則,主要是以內政部戶政司2020年8月20歲以上人口統計資料爲基礎,按實際狀況進行配置;至於年齡部分,則分爲四個世代等比配置 (20-29歲、30-39歲、40-49歲與5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