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技術迎來新進展,用它來治療罕見病能成真嗎?

《阿凡達》電影中曾有這樣的一幕:主角傑克藉助被頭髮包裹住的神經接口,與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建立起連接。他可以遠程感受生物的呼吸,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這些生物。

這種看起來極具未來感的畫面,正在藉助腦機接口技術變成現實。

日前,美國研發團隊宣稱開發出的一種新神經植入物——高密度透明石墨烯陣列。它是一種纖薄、柔性、細長的超薄聚合物薄膜,內含極小電極。僅需緊貼大腦表層,便可以推斷出表層以及更深層次的神經活動。這爲腦機接口技術帶來了新的可能。

這項研究中最大的創新點在於,新的植入物是完全透明的。研究人員可以直接發射激光穿過薄膜,依靠雙光子顯微鏡便可實時描繪出腦層表面以下0.25毫米的神經元關鍵成分,這給研發人員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此外,完全透明的植入物也爲顯微鏡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視野,減少了以往石墨烯陣列造成的陰影,使得無干擾的成像實驗成爲可能。

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已久,但對人體有一定傷害的侵入式接口一直存在安全風險問題。

由於人腦非常柔軟,侵入式的電極很容易給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想用非侵入電極獲取到大腦深層的信號,需要將硬質電極植入大腦皮層組織。

但將這種鋼針式的植入物插入大腦,極易引發人體排異反應。異物會把電極包裹起來,導致腦電信號質量隨着時間推移逐漸衰減。一旦電極失效,還需要把它從腦組織中重新拿出來,進而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缺口,引發炎症、留下疤痕等。

而該團隊所研發的新神經植入物,則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腦機接口的使用壽命。論文作者Duygu Kuzum表示,儘管植入物位於大腦表層,但它的設計超越了物理感知的限制,因爲它可以從更深層推斷神經活動。

機器學習模型的加入也是這項研究的一大創新點。研發人員用透明石墨烯電極以更高分辨率採集表層神經活動,然後使用數據集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再讓模型通過預測到的表層信號來預測深層的神經活動。

值得注意是,該項研究也不再限制試驗的時間和行爲。一般來說,科學家需要將受試者固定於顯微鏡下進行長達兩小時的觀察,但這項研究不再需要這麼做。試驗可以在自由運動的動物上長時間連續進行,幾小時或幾天,甚至幾個月都可以。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ehrdad Ramezani認爲,這可以讓科學家更全面地瞭解動態和真實場景中的神經活動。

“電極是腦機接口研究的第一步,該材料的研發具有一定新穎性。”一名業內相關人士認爲,它僅需微創便可以同時記錄兩個信號,構建出了表層與深層之間的對應關係。

當然,該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探測出的信號質量,是腦機接口研究的核心評判標準之一。“但該研究的結論中,並沒有提及在探測電生理信號的精度方面有飛躍式的提升,仍然處於現階段研究的同一水準。”上述人士說道。

此外,論文研究想要實現產業落地,還要看下一步的研究成果。

“論文研究離落地都還有一定週期,這是由科研屬性和產業落地屬性決定的。科研屬性更多要求的是要出新東西,產業落地需要的是應用的成熟性。”一位相關領域的研究者稱。

目前醫療場景是腦機接口最大的應用市場之一,外界期待該技術能夠幫助治療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等神經性疾病。

具體方式上,即腦機接口通過對大腦進行讀取和刺激,恢復大腦功能或受影響區域之間的通訊,進而減輕行動不便或控制疾病發展進度。

和澤科技創始人戴小川認爲,這會是一種全新的電子治療方法。“大腦的生理功能與神經元網絡中電信號的傳播密切相關,當存在電生理活動的異常或者神經網絡的損傷時,我們可以利用腦機接口去進行鍼對性的調控和代償,從而使它可以被用於治療多種大腦疾病。”

這種治癒罕見病的設想自然也吸引了資本和市場的注意。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腦機接口的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了21.3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94.4億美元。

據華興醫療與生命科技事業部董事賈妍博士介紹,在資本市場,腦機接口作爲一個擁有很大想象空間的賽道,已經收穫了較高溢價。但由於其週期長、風險高,以財務回報爲主要目標的市場化投資人在投資時會更加保守。”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腦機接口技術的不斷成熟,出現了侵入式與非侵入式兩種技術路線,實現產業落地的週期也不相同。

上述研究人員表示認爲,侵入式想要實現產業落地至少還需要十年,非侵入式的比如睡眠儀等產品,現在已經找到了合適的落地場景。”

由於侵入式存在一定安全風險,不僅需要通過嚴謹且漫長的臨牀試驗階段,還需要獲得官方機構的醫療認證。“兩條賽道沒有誰好誰壞,但侵入式技術週期沒到,想在兩三年內推出產品,只能做非侵入式。”該研究人員強調。

而在商業世界裡,腦機接口要實現落地,數據隱私、責任劃分等倫理道德擔憂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在這些問題尚未被徹底解決前,腦機接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