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水源地如何確保一泓清水 來看丹江口"空天地水"全方位保護

(原標題:南水北調水源地如何確保一泓清水 來看丹江口"空天地水"全方位保護)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汩汩清水從這裡出發,穿越中原,一路向北,直抵京津腹地。千里調水,水質是焦點。丹江口是如何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來看記者的探訪。

丹江口2313公里長的庫岸線,岸線曲折、河汊衆多,隊員們每天在轄區水域要開展3次以上的巡查。

湖北省丹江口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熊罡:庫區面積太大,以前沒有科技手段的時候就靠一箇中隊幾個人,一兩個星期這個轄區都轉不完。

熊罡告訴記者,過去單靠人力監管,投入大效率也差,但如今在丹江口,這一庫碧水已經裝起了“智慧大腦”。

20臺返巢式無人機、260個環庫岸線高清攝像頭和高空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把污水偷排、非法垂釣、危化品車輛運輸等“風吹草動”看得清清楚楚。地下雨污管網內的監測儀實時保持警惕,一旦出現跑冒滴漏,管道機器人可以精準探查、及時修補。

記者隨機點開了一家重點排污企業,進水量、出水量、排污口酸鹼值等信息實時跳動。通過對比數據,算法能夠自動研判出企業是否偷排污水,並採取措施整治。

丹江口市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主任 張巖:這是漢江進入丹陽口水庫的國控斷面,截至目前Ⅰ類水是148天,從十堰市流出的時候,Ⅰ類水是253天。

但是隻盯着水庫還不夠,丹江口大小河流、支溝共有320多條,小河清大河才能乾淨,小流域綜合治理讓丹江口水庫的環境治理把住了根。

浪河是匯入丹江口水庫的最大支流,以前一到夏天,綠油油的藍藻水華就出現了。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張學治:整個水生態的修復是個硬骨頭。去年一年和今年一年,我們在浪河住着,跑了整個流域。

張學治告訴記者,要追溯污染源,他們就要追着雨跑,從地表徑流中發現端倪。

正是基於這腳底板走出來的調研,他和團隊完成了《丹江口市浪河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在這支科研小隊的幫助下,藍藻水華攔截、打撈、沉降、生長抑制等項目同時推進,2024年以來,浪河再沒出現過水華現象,平均水質也穩定在了Ⅱ類以上。

如今,丹江口市重點區域及納入小流域治理範圍內的水衝式廁所改造率達到100%,垃圾和污水收集處理率也達到了100%。今年前三季度,丹江口市水經濟相關產業實現產值124.1億元。一泓清水是保護的結果,更成了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