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進京 青魚將魚站崗保水質

安康水電站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地。(新華社

水質生物安全預警系統的柱型容器。(取自中新網

技術人員在進行水質檢測。(新華社)

大陸爲解決南澇北旱問題,投下5000億人民幣;展開全世界最大的南水北調水利工程建設,自南水入京後,爲了確保水質優良,除按地理位置劃分形成的「京外、城外水廠外」三道水質監測防線外,另還有一支由青(魚將)魚組成的「專業隊伍」把關,他們雖體積小,卻是擔負着保障北京市用水安全的重任

目前南水入京水質常規監測有三種方式,分別爲「實驗室監測」、「自動監測」和「應急機動監測」,三者互補。自動監測連續性強、密度大,最快1小時可得出一組資料;實驗室監測一週一次,優點是結果最爲準確;應急機動監測則用於出現異常或突發事件時,比如資料跑偏、遺失情況

天生水體敏感

除了一般常規監測外,在大寧調壓池還存在了一些特別的小動物。在設備房裡,有一臺裝有8個透明罐子儀器正在運作罐內裝的是來自大寧調壓池的水,每個罐子裡則有三條小魚,每條小魚身長約2公分左右。

北京市南水北調水質監測中心工程師王曉雨說,這臺由8個柱型容器連接而成的設備叫「水質線上生物安全預警系統」,柱型容器中的小魚叫「青(魚將)魚」,體長約2公分左右。當水質發生變化時,小魚會受到刺激發生躲避行爲及遊動頻率增加。工作人員再通過設備監測運動信號,分析得出水質是否存在毒性等安全隱患。

王曉雨指出,這些小魚們也算得上是一個水質監測專業團隊,因爲這些青(魚將)魚天生對水體敏感,適合對水體綜合毒性進行監測,是南水北調在入城前所設置的生物毒性預警系統。

水質異常 發光菌產生變化

另入京後使用的則是發光菌來監測綜合毒性,若水質異常,發光菌的發光強度會產生變化,從而監測水體的污染程度,王曉雨說,青(魚將)魚和發光茵兩者各有所長,發光菌主要對重金屬污染物較爲敏感,青(魚將)魚對有機物污染更爲敏感。

目前,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質監測工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體系監測站除採用生物毒性預警外,還採取常規理化指標預警監測。後者主要提供對單一指標的水質監測,也可以通過各項指標的綜合效果,判斷水質污染物的情況以及污染的程度,這是現在常規水質監測的重點。

此外,自2008年京石段應急供水以來,按照北京段工程特點,逐步形成了「京外、城外、水廠外」三道水質監測保障防線,在迴應斷面設置水質監測點及自動監測站,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監測。能快速預警水質問題,及時切斷水源,啓用備用水源。保證問題水不進京、不進城、不進廠,確保北京市民能夠喝上安全放心的純淨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