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的一場驟雨

圖/mjunkie

把穀子放在曬穀場上曝曬,大堆的穀物,由人工翻動穀子的景象,難得再見。那次三十幾人一起收穀子的合作場面,是一生永難淡忘的動人畫頁,深深的烙印在腦海。

最近幾年,學校時興辦理各種生活體驗的活動,讓青少年學子們體驗插秧、割稻、種菜等農民生活的樂趣,實地瞭解農民工作的辛苦,觀察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從這一系列的活動當中,讓我憶起在四○、五○年代時期,成長在農家的那段辛勞及甜蜜的往事。

早期臺灣的子民,大都依靠農耕爲生,從事工商的人民較少。每年到了七、八月的暑假,大部分的青少年孩子們,都在家裡幫忙農事,度過漫長且辛苦的歲月。

農家小孩夏令營

那時學校沒有開辦各類的輔導課程,老師、學生,都放假去了。家裡做生意的孩童,在家裡幫忙,學做生意。農家的孩子,幫忙做許多的農事,很少有孩子在家做個「櫻櫻美代子」,享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尤其是生長在農家的孩子們,不是要上山,就是要下田工作,彷彿參加暑期戰鬥營一般。學習面對挑戰,接受許多磨練,是一場耐力與毅力的考驗。待暑假過後,這些孩子們,彷彿經過熱爐的冶煉,個個都變黑了,也變得更壯了,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與穩健。

在那個時候,每當炎熱的暑天來臨。成年的男士們,忙着田裡收割稻穀,婦女姊妹們,則在家幫忙曬穀子,這是多數農家最普遍的一種勞力分工。

在農忙收割時期,最怕的是天候不佳,颳風下雨或是颱風來襲。田裡的稻穀熟了,若沒有即時收割,倒臥在田裡,穀子浸泡在水裡,很快就會發芽,無法收拾。園裡的花生,在成熟之後,就很容易脫落,若過時不採收,也很快就會長出豆芽。

記得有一年暑假,田裡正忙着收割稻穀,經過脫穀機取出來的穀子,必須鋪灑在曬穀場上曬乾,才能保存。擡頭仰望天空,一片藍天,萬里無雲,大大的太陽,照耀大地,正是曬穀子的大好天氣。

母親興奮地說:「像這樣的好天氣,再延續個三五天,咱們家的穀物,就可以安穩的送進穀倉,即使狂風暴雨來襲,也不必擔心受損了!」

接着母親帶着大夥兒忙着把前日未乾的稻穀,利用耙子,一耙一耙的,把饅形的谷堆,分攤在平坦的曬穀場上。等到三、四大堆的谷堆,全部弄散攤平在曬穀場上,已花了一個多小時,大家熱得暈頭轉向,汗流浹背,爲了把握這難得的大好天氣,大夥兒還是得忍着這個辛苦的差事。

把穀子攤平在穀場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比較輕鬆了。每隔二十分鐘,將穀子翻耙一次,讓所有的穀子都能曝曬在陽光下。有時成隴,有時攤平,如此才能把穀子全部曬得乾燥。放眼望去,曬穀場上,穀子成一隴一隴的,整齊化一,十分好看。這時可以喝茶、聊天,或聽聽音樂,輪番休息。在中午時刻,在田裡割稻的父兄們,也都回家吃中飯或休息,還可以幫幫忙曬穀子。

突如其來的烏雲

此時,一片陽光,天空晴朗,烈日炎炎。一朵烏雲也沒有,一切寧靜,雞犬之聲不聞,紛紛躲進陰涼的地方休息。

就在大家進屋,正在用餐時刻。

母親說:「東邊山頭,有一片灰濛濛的烏雲,恐怕會下起大雨喔!要大家出來收拾穀子喔!」

大夥兒們出來張望一下:「放心吧!這個好天氣,是不會有雨的。中央氣象局也沒有播報今天會下雨啊!」又回到屋裡繼續用餐。

正在大家半信半疑之時,母親一聲大喊:「大雨下來喔!趕快收穀子喔!」

於是大家急忙的放下碗筷,大人小孩,戴起斗笠,傾巢而出。左鄰右舍也紛紛前來助陣,一陣慌亂!有的拿起了掃帚,有的拿耙子,有的拿起了大拖耙(兩人拉一人推的耙子),七手八腳,掃的掃,耙的耙,拖的拖,把攤在地上的穀子,向着谷堆的中心點集中。一時之間你來我往,掃帚、耙子齊飛,一陣煙塵滿天,只聽到「沙沙作響」的掃地聲,以及「快!快!快!」的喊叫聲。

互助合作的深情

說時遲,那時快,一兩萬斤的穀子分別堆了三四堆。拿出了幾件大雨衣,立刻把三、四堆的穀子,全都蓋上,才停歇下來。

此時大家才喘了一口氣,放下一顆安定的心。駐足細數,曬穀場上,大人小孩,共計有三十二人之多,真是一次大團隊的合作,令人感動萬分。此時,才感悟到,「遠親不如近鄰」、「人多好做事」的道理。

正在得意收完穀子時,烏雲已到了頭頂,果然大雨「唏哩嘩啦」急驟而下。

左鄰的阿蘭嫂,直叫:「家裡的衣服還沒收呢!趕快回家收拾衣服。」

右舍的嬸嬸也嚷着:「咱們家的花生,還在庭院曬着!」直奔回家收拾。

母親還來不及向大家表示感謝,各自奔回家去,收拾衣物的收拾衣物,躲雨的躲雨,紛紛離去。

一場大雨,弄得大家手忙腳亂。但是也帶來農村互助合作的深情,令人感動。

近年來,農村大都機械化,已不需大量的人力。不管是犁田、插秧或收割稻穀的工作,已用機械取代。曬穀子的工作,也由電動烘乾機來完成。把穀子放在曬穀場上曝曬,大堆的穀物,由人工翻動穀子的景象,難得再見。那次三十幾人一起收穀子的合作場面,是一生永難淡忘的動人畫頁,深深的烙印在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