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盒網校劉天凡老師輸出硬核乾貨,小學語文到底怎麼學?

騰訊新聞“開課LIVE”,納米盒網校劉天凡老師談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性

納米盒網校劉天凡老師輸出硬核乾貨,小學語文到底怎麼學?

4月28日,納米盒網校首席語文教研專家劉天凡受邀參與騰訊新聞開課LIVE,以“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性”爲題進行直播分享,結合自身多年教研經驗,由時下盛行的大語文概念切入,與家長們分享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乾貨。

走出“無本之木”的誤區

近幾年教育行業盛行“大語文”的概念,對此劉天凡提出,“大語文”,即是拋棄傳統的死記硬背,要求孩子能更好地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廣泛地閱讀,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提升人文修養。尤其是在小學打基礎的階段,要摒棄一些“公式化”的訓練,短時間內一些答題模板和技巧可能讓孩子成績提高了,但長遠來看則如“無本之木”,禁錮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最終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這也是很多家長需要特別警惕的。劉天凡老師還用現實社交現象舉例,很多人羨慕別人出口成章、旁徵博引,而自己不怎麼會說話,其實這就是語文基礎和素養造成的差距。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而語文教育不僅只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薰陶和人格的養成。如何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將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抓住呢?作爲納米盒網校的首席教研專家,劉天凡認爲,需要素材的有效積累,這纔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對於有效積累,劉天凡一言以蔽之,有效積累簡單來說就是要明白所積累的這些素材有什麼用,怎麼用。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幾歲認識多少個字,會背多少首古詩,心生羨慕,於是紛紛效仿,整天逼孩子背古詩詞,殊不知詩歌最大的魅力是和現實所產生的聯繫,孩子對古詩詞有自己的理解和見解,這纔是非常重要的。

打造“參天大樹”的硬核乾貨

小學階段,語文到底怎麼學?面對很多家長的提問,劉天凡以栽種一棵“參天大樹”作類比,並引用提出了心理學家弗拉維爾的“元認知”概念: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感知、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本身再感知、再記憶、再思維的活動,因而在她的教學設計和理念中,也是一直貫徹該理論。

劉天凡帶領的納米盒網校語文團隊參閱了上百萬字書籍、超百篇學科論文、並結合小學階段不同年級學生的發展規律,形成了以“閱讀”和“作文”爲核心的分級體系課程。在理念上,課程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逐步培養孩子“知其所以然”的學習品格,教授的老師也會通過課程設計提出發散性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據介紹,爲了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過程及需求,納米盒網校通過三師伴學,串聯了孩子的學習過程。課前,主講和輔導老師會舉辦家長課堂,針對知識模塊及對應能力方法進行深度介紹和溝通,讓孩子學習更有規劃,家長更有參與感。課中,主講老師負責課程內容的教授,AI助教負責課程狀態的監督以及學習數據的反饋,同時每個班級還會配套班主任輔導服務,及時糾正課堂“小問題”。

Live直播課的最後,劉天凡老師強調,“小學階段,是學習和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要打好語言學習的基礎,薰陶文化底蘊,但同時也要意識到語文學習是長跑,孩子的認知發展和大腦發育是有其客觀規律的,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纔會厚積薄發,老師和家長更多需要引導和啓發,靜待花開。”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本站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