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的“後臺”,夠強夠硬!

作者:鄧新華

萬科美元債價格近期大幅波動, 11月6日,萬科召開線上會議,與金融機構交流,深圳市國資委、深圳地鐵領導參會力挺萬科。

這個會議非常值得關注。萬科能不能渡過這一波劫難、房價下一步怎麼走,從這個會議或許能看出些微端倪。尤其是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對房地產未來的一些判斷,非常有參考價值。

10月17日,惠譽將萬科部分債券的評級從“BBB+”下調至“BBB”。11月初,萬科境外美元債一度“崩盤”,一些100美元面值的債券,價格跌到七八十美元。同時,萬科股價也下行。這種情況,引發了許多投資者、購房者的猜疑和擔憂。

本次萬科的會議,網友戲稱,不僅“爸爸”(深地鐵)來撐場了,“爺爺”(深圳國資委)也來撐場了,力度太巨大了。

可以推測,肯定還有比“爺爺”更高的意志,在力撐萬科。

要知道,在恆大崩盤、碧桂園苦撐待變的當下,如果一向以“穩健”聞名的萬科也出現違約,那很有可能引發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連鎖爆雷。誰都知道,萬科不只是萬科,它還是一個象徵。

萬科債券價格的大幅波動,並非沒有依據。

萬科的三季報顯示,萬科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3%,淨利潤同比下降22.94%。從整個房地產行業來看,10月份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33.5%,環比下降7.5%。

還有一個重大的因素:匯率變動。

這一年多來,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貶值幅度不小,這意味着萬科需要付出更多的人民幣來換成美元以償還美元債。

所以針對外界對萬科債務違約的擔心,萬科方面表示,“貨幣資金1037億,在手現金對短債覆蓋倍數2.2X。剔除預收監管資金後600億。”

請注意“剔除預收監管資金後600億”。現在的形勢下,不是說你手頭有很多現金,市場就能相信你可以按時還債的。爲什麼?因爲你有的現金,不一定能動得了。

比如旭輝控股集團,2022年中報數據顯示擁有311億元貨幣現金,同期的一年到期債務僅195億元,看起來沒啥還債壓力,但到了11月,旭輝公告稱,“目前已暫停支付境外融資安排項下所有應付的本金和利息,並尋求境外債務的全面解決方案”。

旭輝控股集團董事長林中曾在內部信中提到:“‘斷供潮’讓多地政府事實上進一步收緊了監管資金的提取,導致房企的流動性進一步承壓,這也客觀上造成我們雖賬面仍有逾300億現金,但絕大部分無法滿足企業的合理按需使用”。

因爲“保交樓”是硬政策,所以,不少地方加強了資金監管。在一般人看來,加強資金監管不是好事嗎?但經濟有其規律。過於嚴格的資金監管,反倒造成了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大增,這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反倒不利於“保交樓”。

碧桂園目前的困境,強資金監管也是因素之一。所以一些地方看情況不對,也對資金監管做了一些調整。

萬科特意點出“剔除預收監管資金後600億”,就是告訴外界,自己還能動用高達600億的資金。

這還不夠。深圳國資委和深地鐵還表示:

總之,就是告訴債主大人們,將用“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幫助萬科積極應對”,你們就別擔心了。

爲什麼要強調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呢?

一方面是因爲深圳不愧是改革特區,對市場較爲尊重;更重要的是因爲,如果採取行政手段強行解決問題,有可能引發市場恐慌蔓延,甚至引發房地產行業連鎖反應。

看起來,別的企業眼裡的天大劫難,在萬科這裡,由於有強大的後臺,也只是一道尋常的檻。

相信萬科能夠讓債主大人們放心了。

可是,整個房地產行業怎麼辦呢?並不是每家企業都像萬科那樣,有個好“爸爸”、好“爺爺”。不要說民營企業沒有,許多國有開發商也沒有。因爲,現在大部分地方財政緊張,不像深圳政府那麼有錢。

所以他們的希望還是要寄託於整個行業走出困境,而這需要房地產方面加快出臺更多的放鬆政策。

那麼行業何時才能走出困境?鬱亮給了一個判斷。

鬱亮認爲,“現在需要解決三個問題,想買、能買、需要買”,也就是,政策要給行業和購房者買的信心和條件。“一個總在出問題的行業,很難有行業信心。”

鬱亮還說:“每輪房地產市場調整,都需要有合理時間。現在商品住宅建設洪峰和行業銷售下滑疊加,預計明年這個錯峰就結束。”

這啥意思?房子要建成售賣需要時間。前幾年是開工高峰期,目前正好是高峰期的房子建成售賣,又恰好遇到需求不振,所以開發商千難萬難、叫苦不迭。但是,這一兩年,房地產投資下滑,很多地方土地都賣不出去,未來新房供給肯定是大幅下降的。如果那時候需求有所恢復,就會形成有利於開發商的新的錯峰。

鬱亮判斷錯峰將會在明年結束,可以說是非常樂觀了。目前社會上絕大部分輿論都不看好房價止跌。

如果鬱亮樂觀的的判斷是對的,那麼,對於房企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不要倒在黎明前。

和鬱亮有點相似,最近宏觀經濟學者高善文也做出了樂觀的判斷。

高善文認爲,目前經濟正在修復疫情的“疤痕效應”。小城市恢復得比大城市快,因爲小城市在疫情中沒有大城市的“疤痕效應”那樣嚴重。隨着時間推移,資產負債表逐步恢復、消費活動的恢復和加速是可以維持的,直到它恢復到相對長期來看更加正常和更可以維持的水平。

高善文認爲,即便什麼都不做,經濟也會慢慢有所恢復的。這個時候,最怕出緊縮性政策。“可以不刺激消費,可以不刺激經濟,但需要非常審慎地考慮其他政策的緊縮性效應。”

當然,鬱亮、高善文的樂觀,是否能成爲現實,還得看政策面的抉擇。作爲普通老百姓,我們只能期望,經濟能夠再度走向寬鬆、擴張,如此纔有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