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今年運價滑落機會不大

萬海運力與營運檔案

「今年運價滑落機會不大!」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2日指出,在上海加速復工、全球塞港持續、美西碼頭談判變數下,船櫃供不應求將持續到今年,目前各地區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裝載需求殷切,加上高租金、高油價,墊高營運成本,五大變數齊聚,他預估海運運價滑落機會不高。

除了運價,即使進入後疫情時代,供應鏈逐步恢復,可以提高航商船舶運力,加上經濟逐年成長,貿易量增加,謝福隆認爲,貨量、運力增加,對航運業也都是正面影響。

此前,供應鏈斷鏈還需要時間恢復。上海航交所2日發佈最新一週SCFI貨櫃運價指數雖然連三週小漲,上漲0.78%至4,208.01點,主要由區域航線帶動,歐美航線則是持續高檔盤整。

業界解讀,亞洲近洋線主要載運原物料,原物料進倉工廠就能加速生產出貨,近洋線活絡代表遠洋線接着忙碌,預估6月中下旬上海將出現較明顯的出貨潮,有利貨櫃航運、貨代業營運表現。

萬海2日舉行法說會,法人聚焦各國通膨升息、大陸解封、俄烏戰爭、美國監管機構FMC進行反壟斷調查等,對航運業的影響,運價走勢更是焦點。

謝福隆表示,今年美國線長約簽訂順利,運價確實比去年高。萬海第一季貨量年減9%,主要受多國塞港、檢疫和內陸運輸斷鏈影響,推升運價,目前仍屬於滿艙狀態。即便疫情過後,物流逐步恢復,但短時間塞港問題難解,艙位供不應求,仍有助貨櫃航運正向發展。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2022年經濟成長率3.6%,比2021年經濟成長率5.9%,惟成長力道趨緩;市調機構Alphaliner預估,2022年貨量需求增長4.9%,船舶運力供給增長4.3%,也略爲緩和。

謝福隆表示,大陸4月因多地封控造成工廠出貨、拖車物流受阻,上海港裝載量年減27%,像是萬海已調整航線掛靠港口,隨着上海6月全面解封,看好貨量擴大、物流將趨於順暢。

至於美西塞港情況,及美西碼頭勞資換約談判進度?如果罷工,對航運業的影響?謝福隆表示,今年第一季美西塞港天數,與去年第四季比較已大幅改善,近期美西勞資換約談判仍具不確定性,已有客戶減少出貨、或轉到美東線,因萬海也將運力調整到美東,未來美西碼頭工人若怠工、甚或罷工,恐將推升運價,第三季是傳統海運旺季,運費將受到影響。

再者,今年各家航商美國線長約簽約順利,運價較去年高,依合約價來看航商營運仍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