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中國有望在2026年實現正循環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董晗萱)"到2026年,中國經濟有望走向成熟,實現正向循環。"在北大國發院主辦的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預測。從老百姓的民生改善到地方政府良性運轉,再到對於資產價格、物價的預期轉變,是一個長約2-3年的持久戰。

何以作出這樣的判斷?邢自強首先指出,從國際角度看,全球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特別是特朗普2.0時代的三大政綱——對外加徵關稅、對內減稅和嚴控移民,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格局。

不過與"1.0"相比,美國現在面臨的是高通脹、高財政赤字、經濟處於週期尾部的形勢,財政可持續性引發擔憂。因此,此番對華關稅政策等對中國經濟、企業投資和出口信心的影響相比特朗普首輪任期,會更加溫和。這背後原因包括,中國企業本身的多元化減少了對美國市場的直接依賴;中國產業鏈的升級,通過向附加值更高的行業邁進部分抵消了關稅的影響。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作爲政策的"轉折點",邢自強對於"924"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出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爲,中國政府的一攬子政策,特別是地方政府化債方案,打破了過去幾年的債務僵局,爲經濟復甦鋪平了道路。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確定明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基調,財政赤字率的上調將是重要的正面信號。

在邢自強看來,中國經濟回到正向循環,應有着從重組債務、刺激增量到穩定信心的"三部曲"。重組債務是解決地方政府的隱形價格和房地產債務問題;刺激增量即是刺激消費;改革以穩定信心,是使民營企業家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得到正向激勵,即呼喚"真金白銀"的落地。目前,三部曲第一步——化債已邁出紮實的一步,距離回到正向循環已至約40%。

與此同時,市場需要打破三大思維定勢:財政赤字率的約束、投資與消費的平衡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對道德風險的擔憂)。財政是否應量入爲出、採取謹慎態度?財政發力是用於繼續投資基礎建設和產能改造,還是轉向用於刺激消費和社保福利?社會保障福利程度的提高,是否會帶來"養懶人"?在邢自強看來,不管是從國際經驗還是國內現狀出發,上述三層思維定勢都應被突破。而在這一條路上,我們已經有了不少積極信號,看到了一些曙光。

也正因市場已經有了打破思維定勢的意識與初步探索,疊加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多增量政策出臺,邢自強認爲,經歷認知深化、艱難探索,到2026年我國將徹底回到正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長期經濟仍依賴新質生產力的進步,這與短期需要採取更大財政刺激和改革力度打破物價低迷並無矛盾。邢自強指出,新質生產力和創新需要系統性解決研發硬科技方面的困惑,同時滿足底層下游強烈消費需求,形成良好物價環境。中國在AI應用、機器人技術和綠色能源轉型等領域具有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