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冷熱敷使用時機

李淑英小檔案

冷與熱在物理治療部門中,是最常用的物理治療,目的是爲了微血管收縮、減慢神經傳導速度(減輕疼痛感覺)、降低血液循環速度,它會逐漸造成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發炎情況緩和,以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冷熱療法必須適當使用,方能有良好療效。

冷熱敷使用效應

一般而言,冷敷可深達五公分,且持續效果可達數小時,在使用冰敷時,除了身體溫度開始降低外,會逐漸造成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發炎情況緩和,以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對於對冰敏感,或感覺遲鈍的人(例如糖尿病),以及血液循環不良的人,冰敷就不太適合。冰敷常用在急性傷害,可防止組織液滲出和水腫,使周圍神經的傳導流動受阻。故有鎮痛、麻醉和解除痙攣等作用。如打球扭傷、發炎、表皮一度燒傷、肌肉痙攣或水腫等情況,效果十分顯著。每天可重複3~4次,相反的,熱敷包效果十分表淺,只有兩公分左右,所以當傷害是屬於深層組織時,治療師會給不同於一般熱敷包的深層熱療(超音波等),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熱敷會使體溫升高,造成血管放鬆,增加身體代謝速率,有增加韌帶、關節囊、肌肉彈性,促進愈和的效果。臨牀上,熱療多用於傷害的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病患有血液循環不良、感覺異常、體溫調節異常等情況,最好不要使用熱敷。感覺神經不敏銳的患者,須避免或小心使用,因爲神經受損的患者常因熱敷使用不慎而燙傷。所以在使用熱敷包時,最好用毛巾包覆,並適時翻開檢測、散熱,以避免燙傷。冰敷與熱敷的時間10到30分爲宜。每天可重複3~4次。

冷熱敷使用時機

何時給熱療?何時該給冰敷? 受傷後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四十八小時後用熱敷。其實傷害的復原和個人體質、嚴重性及受傷的位置,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會建議病患仔細觀察受傷處,是否仍處在(紅、腫、熱、痛)的急性期,在關節活動度運動執行前,以及運動後,給予適當時間的冰敷;而熱敷則給在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痠痛),欲促進組織癒合,減低水腫現象及淤青。

Q1何時需要冷敷療法?

冷敷主要使患處表層冷卻,讓血管收縮及減輕青腫、疼痛的程度。適用於擦傷、扭傷、瘀傷、輕微刀傷、輕微灼傷、發熱、頭痛、牙痛、流鼻血、昆蟲咬傷、眼壓過高等情況。

Q2何時需要熱敷療法?

熱敷主要是增加皮膚表層的溫度,使得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降低痛楚,並使患者本身產生更多的養份及保護原素。適用於風溼、關節炎、背痛、肌肉痠痛、鼻塞、頸部痠痛、生理期疼痛及運動傷害等情況下。

Q3運動傷害時應冷敷或熱敷?

建議在傷害發生後使用冰敷減輕病情,在受傷24-48小時後,定期性的熱敷有助於增加血液流量,減輕不適及加速痊癒。也可考慮以冷熱交替的治療方式進行,通常醫生建議冷敷或熱敷不要超過三十分,之後須讓皮膚休息5-10分,此爲一循環療程直至舒緩效果達成。冷療運用,效果不輸熱療。

冷熱敷禁忌及注意事項

熱敷禁忌

1.不明腹痛(導致炎症反應)

2 皮膚不良、感覺失常,認知障礙者

3.牙齒及耳朵發炎(熱會使組織排膿上升及促其炎症反應)

4.頭部(熱會使顱內壓上升、導致頭痛、嘔心)

5.受傷24小時內(熱會使血管擴張增加出血及腫脹)

注意事項

1.熱水溫度的拿捏,約比洗澡水燙一點但又不會不舒服的溫度。

2.用熱20分鐘後,血管舒張會達到極限。應休息30分鐘再繼續用熱。

3.請勿同一個部位長時間使用熱敷或冷敷,不然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或凍傷。

冷敷禁忌

1.不可使用於組織損傷及開放性傷口。(血管收縮,防礙組織癒合。)

2.腹部不適(用冷會影響胃酸分泌。

3.心臟血管疾病者

4.周邊血管障礙者

結論

冷熱敷必須使用適當,方能有良好療效,急性運動傷害治療原則,不外乎保護、休息、冰敷、壓迫、擡高。在急性期應適當使用冷療,以減少疼痛及發炎。在亞急性期則要記得善用熱療,以促進組織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