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列舉禁用事項 政院擬明拍板「公部門生成式AI指引」

生成式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例如ChatGPT,雖然可提升工作效率,但也有侵權疑慮。(示意圖/shutterstock)

生成式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例如ChatGPT,對全球發生巨大影響,雖可提升工作效率,但也有侵權疑慮。行政院會明日擬拍板「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有望年底上路。據悉,指引中將明確列舉禁止使用事項,使用時也要適當揭露,且公務員不得盡信AI產出內容,並擬限制公務員連外網AI。

國科會7月公佈「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明訂公務機關製作機密文書禁用生成式AI,若作爲執行業務或提供服務輔助工具時,應適當揭露,各機關不可完全信任生成式AI產出的資訊,也不得以未經確認的產出內容,直接作成行政行爲或作爲公務決策的唯一依據。

根據行政院議程,明日擬通過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該份指引是參酌澳洲、美國作法,將明確列舉禁止使用事項;據掌握,多數內容與公告草案內容相符,只有微調文字,也擬限制公務員連接外網AI。未來通過後,除了公部門外,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及行政法人都須依循此指引。

至於AI基本法何時上路,原先行政院喊出9月研擬草案,但國科會考量AI技術演變太快,且尚無國家完全立法,只有歐盟有相關指引,加上政府憂心法修的太嚴將影響市場,修得太寬又容易無效,因此定調「先指引後立法」,當前智慧局、資策會、金管會等部會都已針對相關領域訂定生成式AI指引,而基本法推出尚無時間表。